蓬安县:一村一策 贫困村焕新颜
在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中,蓬安县坚持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积极探索实施房屋改造、产业发展等扶贫新模式,为精准脱贫注入活力,使精准扶贫效应不断扩大。
一把锄头见证脱贫嬗变
30年前,凭借一把锄头,郑付海大搞家庭联产承包,成为村里致富带头人。如今,郑付海的锄头已经被“束之高阁”,成为牛毛漩村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里的展览品。
因为贫穷,离蓬安县城仅8公里的相如镇牛毛漩村仍有48户109人挣扎在贫困线上。
让郑付海没想到的是,在牛毛漩村被县里确定为今年的脱贫摘帽村后,村里到处都活跃着修路、兴水、建房的身影。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曾经被视为贫穷根源的简陋农具和粗糙的生产方式,会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出来。
锄头、蓑衣、鱼篓……村里将废弃不用的老屋修缮一新,建成了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农具展览室。
郑付海从驻村扶贫工作组得知,农具展览室是村里为解决长效脱贫产业而建的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按照工作组的思路,经过基础扶贫,牛毛漩村的区位优势得以凸显。按照结合郊区乡村实际,依托城区市场,提炼农耕文化,体验农村生活的新规划,牛毛漩村将打造嘉陵江边集“观、游、教、娱、购”为一体的现代旅游第一村。
实践基地还创新推出了扶贫攻坚体验教育“1+3”模式,即以农耕文化教育基地为依托,建立扶贫攻坚、体验教育、农家味道三途径。通过成立试验田耕种合作社,让贫困户有偿参与实验田的种植管理,促进贫困户增收。
一头牛托起致富希望
油房沟村距离县城约8公里,农业人口375户956人,人均耕地为0.3亩,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约2375元。
土地有限、缺乏特色产业,农民基本无一技之长。扶贫工作怎么扶?
谁也没想到,脱贫的重担落在了一群牛身上。油房沟村依山傍水,素有养牛的传统,但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扶贫工作组的到来。
2006年,相如镇相关领导组织附近3个村召开脱贫会议时, 作为东道主的油房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元国给镇领导展示了一件“稀奇”事儿。会前,他派人到岛上将牛群赶回村子里;会后,随着牛栏被打开,“万牛奔腾”冲向嘉陵江,不到5分钟就游上对岸……
此后, 该村 “百牛渡江”这一生态旅游品牌声名鹊起。
“村里考虑到我家实际情况,安排我到新成立的养牛合作社放牛,每月能收入两百多元。”村民李定辉笑着说,目前,我已经养了8头牛,除去成本,一年能赚不少钱呢。
几年前,李定辉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之一。去年,李定辉住进了新房,过上了让城里人都羡慕的生活。
一只羊拓宽增收渠道
“一只羊”能改变什么?
对于蓬安县杨家镇伏岭村唐道辉夫妇和乡亲们来说,是一年至少1800块钱的养殖固定收益;对于蓬安这个省级贫困县来说,是十多个乡镇的黑山羊养殖合作社,是2000多户贫困户和几万只存栏羊由此开辟出的脱贫致富路;对于在蓬安落地的龙头企业来说,是 “政府+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五位一体的扶贫模式。
伏岭村三社的唐道辉说什么都不会想到,被贴了大半辈子“贫困户”标签的他竟然成了村里“挣钱最多的人”。改变发生在2015年,这年12月,省农业厅下派的第一书记范景胜给村里引进的黑山羊养殖基地正式招募贫困户入股。
“伏岭村发展黑山羊养殖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但是缺资金和技术,更缺龙头企业带动。”范景胜回忆说。
正是在“有”与“缺”之间,范景胜找到了企业和老区共同发展的利益结合点。没有资金,政府通过黑山羊养殖基地向贫困户注入扶贫资金;没有技术,黑山羊养殖基地统一提供培训;怕没有销路,基地与贫困户签约回收……
统一黑山羊供应、统一饲养管理、统一专业防疫、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指导建圈、统一销售管理,黑山羊养殖基地通过“七统一”运营模式,为伏岭村贫困户发展黑山羊养殖业上了“保险”。
按照“羊能养人”的设计愿景,范景胜以黑山羊养殖基地为依托成立了蓬安兴农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采取“政府+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开展精准扶贫。
同时,由蓬安县政府向企业投入扶贫资金,贫困户与企业签订协议,每户向企业“借”数量不等的山羊饲养在企业的养殖专区,由企业和合作社提供“一条龙”产销服务并承担风险,企业每年固定分配给每个贫困户600元的收益。
“一只羊”将企业和贫困农户绑定在一起,成了利益共同体,“一只羊”让伏岭村这样的高山贫困村焕发出别样生机!
“算上今年产的羊羔,我现在养着20多只,一只羊至少有1800元的收益。一年下来,毛收入3万多块,刨除三分之一的成本,还剩两万多。”唐道辉告诉记者,在村里的贫困户里边,他绝对是挣钱最多的。
村里黑山羊养殖的“总设计师”范景胜告诉记者,像唐道辉和他这样养殖黑山羊的贫困户,在伏岭村已经有50多户,而且看到他们收益越来越好,很多脱贫群众也主动申请加入养殖黑山羊的行列。 王陈 成小薇 周亮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李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