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下月在蓉设签证中心 旅游签证四天完成审理

29.03.2016  11:41

  全球80%的知名一线品牌相继落户,雅诗兰黛、LV品牌全球单体营业额排名第一的店都在成都;今年4月起,捷克将在成都设签证申请中心,4天左右将完成个人旅游签证审理;69个“朋友圈”城市、268家世界500强企业、“蓉欧+”辐射至长三角;11家联合国机构或国际性组织、39家外国商会及商贸机构入驻……

  成都正在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合作,不沿边、不靠海,这座内陆城市的标签,正在逐步变成国家“门户”担当。根据规划,到2020年,成都将初步形成国际化城市的功能架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国际交往便捷频繁,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城市吸引力大幅增强,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

  国际交往中心

  获批外国领馆15个 “朋友圈”城市69个

  成都的对外开放合作究竟有多强?两组数据给出了答案:2015年,成都的“交往圈”越来越大,获批外国领馆总数达15个,居内地第三、中西部首位;成都的“财富圈”变得更广,26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蓉落户,成都与全球2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

  在全域开放的战略引领下,成都打破区域局限,从西南内陆城市发展成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成都市外事侨务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成都的领事机构已初步显现聚集效应,正作为成都与派驻国联系沟通的天然桥梁,推动双边经贸、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同时,截至2016年3月,成都的友城发展步入快车道,“朋友圈”城市达到69个,其中友城29个,友好合作关系城市40个。

  截至2015年,成都已加入世界历史都市联盟等9家国际机构,引入11家联合国机构或国际性组织,落户外国商会及商贸机构39家,设立外国地方(省、市)机构7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多个国际机构常年在蓉开展项目和活动。众多国际机构来蓉落户,让成都进一步融入了世界发展的潮流,也为成都国际化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内陆开放门户

  蓉欧快铁面向省内、国内、国际“三个市场

  3月25日下午,蓉欧快铁首次发出企业专列,将从广东调运来的TCL平板电视元件发往欧洲。“以前是成都、中西部的货物运到沿海城市出口,现在是成都把沿海地区的产品吸引过来,在成都出口。”市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说。

  成都正在实施“蓉欧+”互联互通战略,加快打造贯通欧亚通江达海的“一带一路”大走廊,加快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厦蓉欧、深蓉欧、甬蓉欧等班列已经开通,成都至昆明、南宁(凭祥)等互联互通班列也将于近期陆续开通,蓉欧快铁将实现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对接日韩、中国港澳台地区和东盟各国的目标。蓉欧快铁欧洲终点站将进一步延伸到德国纽伦堡、汉堡、荷兰蒂尔堡等欧洲枢纽城市,最终形成蓉欧快铁面向省内、国内、国际“三个市场”的“一线两核多点”网络揽货、多点位合作格局。

  国际(地区)航线已开通85条,航空港旅客吞吐量突破4200万人次;以打造国际枢纽空港城市为目标,启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及场外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双流国际机场优化提能工程;以打造高铁枢纽城市为目标,加快西成客专、成贵客专和成兰、川藏、成昆铁路建设;以打造区域高速公路枢纽为目标,建设环成都经济区和新机场高速……成都,正逐步搭建起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交通网。

  亚洲内陆综合性经济中心

  世界500强入驻数将达300家

  2015年,博世将年产量从两条生产线几十万把快速增长到了7条生产线200多万把。这家位于“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的世界500强企业,甚至将“成都造”卖到了德国。

  成都正在建设亚洲内陆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通过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国际区域贸易中心、西部金融中心,提高对外经贸合作水平,构建开放型区域合作体系,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到2025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5%,利用外资实际到位额达到15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数达300家。

  成都将编制产业指导目录和投资指南,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重点瞄准“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投资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参与机场、港口、铁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创新境外投资服务促进机制,健全“走出去”服务体系,增强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投资促进、权益保障、风险预警等服务能力。

  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成都加强与沿线重点国家和区域的合作,形成内外联动的大开放格局。加快建设国家级中韩创新创业园和中德、中法等重点国际产业园区,进一步提升连接国内外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