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计划”专家蓉漂创业 打造我国首个“药物种子库”

08.10.2015  10:43
  “就这样一个小试管,里面就有几百种化合物。如果用传统方式建‘种子库’,10亿种子需要七八层楼来储存,但现在我们只需要3个超低温保存箱,仅仅是几平方米见方。”在成都高新区天河生命科技园见到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先导药物创始人李进,他正在实验室与团队进行科研交流。在天河生命科技园,李进用了三年时间,组建的我国首个“药物种子库”——DNA编码化合物库,实现了化合物库从零到10亿个种类的突破。三年里,DNA编码化合物库的革新,让10亿“种子库”的存储,从“一栋楼”缩短到“几平方米”见方之间。

   从全球药企高管到高精尖“蓉漂

  创业构想的落脚地就在成都

  “谋划回国创业,到计划来成都,是回国参加一次生物医药论坛。”几年前,在成都高新区举办的一次国际生物医药论坛上,李进的身份还是一家全球药企的高管。也是那次,对回国创业的雏形,李进第一次有了些构想,而创业构想的落脚地就是成都。

  四川大学毕业赴英国求学,国外做研究长达27年,任职于全球性制药公司阿斯利康近10年……“决定回国创业,几乎没有选择其他城市,很快地就定下来,就在天河生命科技园。”几年下来,李进的选择,政府服务和支持,医学人才以及整个产业生态,都能支撑最初的构想,有的甚至是超过预期的。

  去年,李进“掌门”的先导药物,实现了一次基于DNA编码化合物库筛选技术在挑战性靶标领域的重大突破,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靶标的先导化合物发现,有了靶标发现革新。

  “传统药物筛选方法需要一个个试‘种子’,完成一次筛选至少得花几个月,而用我们的DNA编码技术,几天就能完成。”高精尖的技术,用直观的话描述,李进举了个形象的例子——DNA编码化合物库合成及筛选技术是在化合物合成过程中以一种创新方式逐一贴上“标签”,将其与多种化合物放置“群选”,就像磁铁正负极一样,有匹配度的化合物会融合,通过筛选,就能靶点定位,把它们从数十万之中的“海选”里锁定,再进行研究、化合。

   海归博士“蓉漂”创业

  园区能组成一支篮球队

  随着“双创”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海外高技术人才来成都创业,“几年前,我归国回乡来到这个新建园区时,还没有几家企业,海归团队更是寥寥。现在,入驻企业已经挤满了园区,海归创业博士甚至可以组成一支篮球队。”李进莞尔道,他参与发起的“成都生物医药沙龙”平台,已聚集了百余位同路人,这个开放的平台,不仅聚集了生物医药领域科学家、创业者,眼下,包括政府部门、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等在内的行业人士也成为平台成员,“成都的创业气氛越来越好了。

  据了解,目前,全球同体量DNA编码化合物库共有4家,除了李进的“先导药物”之外,还有1家在欧洲,2家在美国,“我们定向于原创新药研发,除了自有新药研制之外,也与全球药企联合,为他们筛选新药‘种子’。

  “前三年,我们完成了DNA编码化合物库,从0到10亿的积累,第一阶段的孵化已经完成,眼下,我们已进入了先导药物发展的2.0阶段。”技术逻辑需要商业逻辑支撑,今年,通过与全球药企合作,先导药物已完成2500万元的商业收入,而这个数据,将在2.0战略启动之时递增翻番。

  为中国制药做“先导”,李进透露,等化合物库全部建成后,先导药物将进行更大规模的服务运营,在此基础上,先导药物将计划把一些项目向临床阶段推进。(记者 缪琴 李凌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