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蓉欧快铁开辟西向通道 成都变身为“口岸”城市

21.11.2013  15:43

    新华网四川频道11月21日电(袁泳 王恒)9826公里的铁路从起点到终点只需12-14天, 全程EDI系统实现不停留转关,不受天气和季节影响每周一列稳定运行,全程GPS追踪保障运输安全……这就是往返中国成都与波兰罗兹的物流新通道——“蓉欧快铁”。

    20日下午,西向经贸物流合作发展圆桌会在成都举行,会上紧扣“蓉欧快铁”这一核心议题,探讨打造成中国中西部参与国际分工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集体优势。在与会人士的眼里,这条起于中国成都、蔓延欧亚大陆的“铁龙”显然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以被动的物流转移,到主动开辟物流新通道

    如何破解成都物流成本高的发展瓶颈,怎样打造区域内部货物集散枢纽、全面融入世界生产流通体系的路径在何方……诸多议题被抛出水面。“以被动的物流转移,到主动开辟物流新通道。”成都市物流办公主任陈仲维直指关键,他表示“蓉欧快铁”就是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物流新通道。他进一步阐释说,利用这条“新丝绸之路”,货物在抵达波兰罗兹后,最快可在一天内通过欧洲的铁路、公路网分拨到欧洲任何一个地方。“蓉欧快铁连接了中国西部与欧洲的经贸往来,成都由内陆城市变身为‘口岸’城市。”陈仲维说。

    “决胜在一念之间

    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支点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早已在物流产业“润物细无声”。“以往的说法是‘决胜在公里’,现在应该说是‘决胜在一念之间’。”商务部新兴产业中心主任任强宏认为,当下的物流拼的不是道路上的速度,而是信息的速度,高效的信息处理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货物流通效率。

    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体现在对客户数据的分析上。任强宏认为,顾客已经不再是“上帝”,这句传统的商业口号意味着顾客需要什么,企业就提供什么。他进而提出,要充分对客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创造定制化、菜单化的服务模式。

    “成都不是单纯地理意义上的起点

    打通西向经贸物流通道,意味着成都将进一步承载西部区域经济“走出去”的重任。任强宏在会上提到,成都不只是单纯地理意义上的起点,还应是西部通道的逻辑起点,因为其经济总量、科技能力等要素对整合周边资源具有牵动和发起的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