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加大散葬烈士墓的迁移整合工作 4.6万余名烈士“回家”

30.09.2014  09:59

9月27日,一位抗日老兵在成都人民公园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前向先烈和牺牲的战友们敬献鲜花。

    今天(30日),是我国第一个“烈士纪念日”。我们以崇敬的心情,纪念那些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国家繁荣富强而献出生命的英雄;我们当永远铭记烈士的英名和壮举,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不忘幸福生活从何而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为铭记历史,缅怀英烈,本报推出特别报道,敬请关注。

    我省加大散葬烈士墓的迁移、整合、修缮工作

    4.6万余名散葬的烈士回“

    关注

    9月底,在位于四川巴中市通江县的全国最大红军历史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里,17225座无字碑整齐划一,巍然肃穆。一位红军的后代,家住贵州省安龙县的余太平专程从千里之外赶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墓前:“我们放心了,您安息吧!”这些烈士曾散葬于莽莽大巴山70多年,分散在通江县23个乡镇50处,如今终于“归队”,彼此做伴。

    2012年至今,我省加大散葬烈士墓的迁移、整合、修缮工作,全省4.6万余名散葬在各地的烈士“归队”,它们是如何一座一座被找到的?又是如何历经千辛万苦 “回家”或“安家”的?

    普查:一个不能漏 一个不能错

    17225座白色大理石墓碑上均无文字,惟有一颗鲜红的五角星。陵园最高处黑色幕墙,镌刻着能查找出的烈士名字:旷继勋、潘狗娃子……还有不少空白的地方等着刻上此后能被核查到的烈士姓名。

    2011年,国家民政部要求加大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建立长效管理保护机制。此后,我省开始加大散葬烈士墓的迁移、整合、修缮工作。

    以巴中为例,数万座烈士墓散葬在全市1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012年起,为确保零散烈士墓数真实有效,该市共抽派200多名干部组成40个工作组分头上路。大家只有一个信念:一个都不能错,一个都不能漏。

    通江县民政局局长杨继松回忆,为确保核查准确性,他们克服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等困难,在当地群众的带领下,深入深山老林、村组院户、田间地头,开展“地毯式”普查,先后查阅党史资料近10万份,走访健在老红军、红军西路军、红军失散人员、当地干部群众7万余人次,做到不漏查一处、不错定一处,有影像资料、有文字记载,群众代表和乡镇负责人在《零散红军烈士纪念设施普查登记表》上签字。

    省民政厅则指导各地完成新发现和漏报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信息录入、审核。据了解,2012年,我省25200座散葬烈士墓得到抢救性保护,2013年我省12020座散葬烈士墓得到迁建或修缮,今年上半年我省又有9540座散葬烈士墓“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