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葡萄酒庄  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来解难

28.04.2015  11:33

四川在线消息(金其云 四川日报记者 罗之飏)4月16日,泸州纳溪区新乐镇三江坝村启玉葡萄果业公司总经理张启玉,接到了区上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打来的电话,自己申请的800万元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已由区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现只需等待兴泸担保公司派专家前来审核通知银行放款即可。“很快就拿得到钱,前后不到20天,只经过了四道审批程序,很方便。”张启玉对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发放流程的方便高效点赞。

程序简便,却不意味着前期审核可以草草了事。启玉葡萄果业公司包括流转土地、生产设施、年销售利润、市场前景等,被区上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从专家库中选调组成的专家评审组摸了个一清二楚。“有几株葡萄树他们都晓得哦。”张启玉笑着说,这笔800万元的贷款他准备用来打造一个葡萄酒酒庄,提升葡萄基地的深加工能力。

与张启玉一样通过专家组验收,等待放款的还有纳溪梅岭茶业和嘉禾园艺。而之前,四川凤岭茶业、纳溪金园现代农业等5家业主单位已通过这个流程拿到贷款,总额达6160万元,占全省9个试点县区该类贷款的50%。

个体农户、农业企业、专合社……除了贷款申请主体范围十分宽广外,优厚的利率政策也在吸引众多农村经营主体。“现已放款的五个业主单位,除了其中一家利息为基准利率的1.3倍外,其余都按基准利率执行。”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负责人梁永贵介绍。

钱贷出去了,怎样防范坏账风险?对于成本回收和实现利润相对较慢的农业产业而言,这是纳溪区在试水农村金融时重点考量的一个问题。

首先是将评估的财产‘打折’。”纳溪区委农工办同昭林介绍,“养殖类打五折,林产类打六折,种植类和生产设备设施都打七折。如果你搞农业养殖想贷100万元,你的评估资产总值至少要有200万元。

除了评估资产“打折”,纳溪区财政出资500万元设立区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为贷款发放加上“双保险”:一旦出现坏账,贷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由泸州市兴泸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和兴泸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区财政、市财政分别按5:4:1的比例承担。

不过,地方财政作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在破解农村经营“融资难”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项措施的推广和展开。“要让金融机构参与到农业经营中来,健全农业保险制度,让那些有条件的商业融资担保公司参与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同昭林建议,“政府的引导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不能让所有的改革试点风险都由政府买单。这项改革制度成熟后,风险还是要交给市场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