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六个结合 落实六个精准绣制贫困山区文化小康秀美画卷
近年来,广元市利州区终始把文化扶贫作为扶志扶能、重塑精神家园的治本之策,坚持“六个结合”,落实“六个精准”,推动贫困村文化阵地建设大提速,群众思想观念大转变,农民致富技能大提升,农村习俗风气大改进,以文化人、以文乐人、以文育人、以文富人的文化扶贫功能初见成效,利州文化小康的秀美画卷不断呈现。
一、坚持守底线与高标准相结合,在阵地建设上精准布局。一是严格对标抓统筹。 严格按照脱贫攻坚“六个有”标准,采取“新建、维修改造、置换”三种方式,充分利用村委会办公场所、农村小学闲置用房等原有存量资产,合理规划布局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努力降低成本,实现综合利用。目前,全区59个贫困村文化阵地建设进度快、标准高、效果好。 二是完善功能抓配置。 采取区上“集中采购”和村上“自行采购”两种办法,严格按照程序规定推进文化体育设施设备采购,促进“标准配置”与“自选特色”有效匹配。目前,全区应急广播平台、59套应急广播、5323户“户户通”全面安装完成,一套文化器材和一套体育健身器材全部配送到位,村干部、文化管家和贫困群众能操作、会使用。 三是突出示范抓亮点。 在整体推进的同时,对基础条件好、场地规模大、人口密度高、辐射半径大的村级文化阵地,切实加强服务指导,提高建设标准,扩充项目内容,着力打造形成了26个文化建设示范样板村,龙潭乡柏佛村、荣山镇中口村、白朝乡魏子村等地多次在全省、全市脱贫攻坚现场会上交流经验。
二、坚持抓重点与攻薄弱相结合,在资金分配上精准投放。一是严格项目资金匹配。 在实行中央、省级文化扶贫资金专款专用的同时,区财政年初将所需资金缺口纳入预算全额保证,并由区文化主管部门牵头统筹安排,直接到村到项目,确保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院坝、应急广播等项目都有足够资金保障。 二是因村实施精准投放。 在确保每个贫困村基本项目建设费用外,重点对条件较好和条件较差的村在资金分配上予以倾斜,确保薄弱村迎头赶上,一般村全面达标,重点村形成示范。 三是切实加强监督管理。 认真落实文化惠民扶贫资金使用规定,切实加强项目资金安排、拨付和使用全流程监督审计,严格公开公示,接受村民监督,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在阳光下运行。
三、坚持参与式与社会化相结合,在阵地管理上精准施策。一是成立农民文化理事会,调动村民自治主动管。 组织贫困村自发选举成立农民文化理事会,规范理事会章程,最大程度调动和依靠本地村民参与村级文化阵地管理。目前,全区已有11个贫困村先后选举成立了农民文化理事会,自愿参与、自治管理、自助服务、自觉监督的运行格局初步形成。 二是购买社会力量参与,推行委托服务代理管。 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金,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对贫困村文化阵地实行代管。目前,全区已在10个贫困村开展试点,每村聘请1名委托代管服务人员,促进文化阵地免费开放、规范运行。 三是打造信息管理平台,运用现代技术动态管。 依托智慧利州手机台,打造了一个集“信息化管理、全域化覆盖、精准化运行”的利州文化志愿服务信息平台,第一时间了解群众文化诉求,及时予以回应和跟进,切实做到供需对接,精准供给。同时,该平台还动态监测各村财产登记台账、开放运行数据统计等,全程掌握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运行情况,推动贫困村文化阵地过程管理服务落到实处。
四、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在文化惠民上精准服务。一是扎实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文化惠民工作要求,常态化开展“一村一年一场”送文化下乡、“一村一年一场”送图书下乡、“一村一月一场”公益电影放映三大活动。同时组建了广场舞、民俗歌曲、民间乐器、书画摄影等多个文化流动服务小组,根据群众文化需求定点定时开展订单式服务,最大程度提高服务供给质量。 二是蓬勃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通过印发文化宣传手册、公示文化惠民项目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文化阵地的主要功能、开放时间、服务内容,逐步引导群众在农闲时节、闲暇之余走进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读书看报、观看电影、弹奏乐器等。同时,大力组织和引导老百姓自发开展“书香利州·全民阅读”、广场舞比赛、农民运动会等各类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在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过程中,由观众走向舞台,由配角变成主角,不断提升文化满足感。 三是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这一目标,深入开展文化进景区、进园区、进院落、进大户“四进”活动,深入挖掘贫困村独特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文化旅游惠民带来的产业收益。目前,全区形成了宝轮菖溪河露营、赤化泥窝赏花踏青、龙潭田园风情游、白朝月坝养生、荣山渔洞河拜水等一批乡镇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五、坚持本土化与专业化相结合,在文化队伍上精准建设。一是文化干部帮扶队伍在脱贫攻坚中勇挑重任。 坚持领导包片、干部联村,将文化部门干部分派到全区59个贫困村定点挂联开展文化扶贫,实现干部帮联全覆盖。同时,以贫困村村支两委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为主,大力培育每个贫困村至少1名文化管家,落实每周至少两天定时开放和农闲、节假日错时开放制度,确保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免费开放时间达40小时以上。 二是民间文艺队伍在传承发展中不断壮大。 根据各贫困村民风民俗和群众文化基础,加大乡土文化人才培养力度。目前,全区每个贫困村至少建立了一支以上的民间文艺队伍,其中,宝轮船灯队、三堆唢呐队、赤化牛灯队、龙潭山歌队、金洞鱼灯队等地方特色文艺队伍已成规模。 三是志愿服务队伍在文化惠民中多点发力。 通过招募、选拔等方式,组建了“机关文化干部、文化名人、阳光工程、文化义工、文艺团体” 5支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推出了包括广场舞、书法、摄影、剪纸、民间乐器等10多个文化志愿服务项目,1024名志愿者均衡分配到159个行政村开展“千人百村”文化志愿帮扶行动。每个贫困村统一规划配置了志愿者基层服务工作点,明确“每周五”为志愿服务“开放日”,走进群众身边集中开展教学培训、活动策划、项目协调等志愿服务工作。去年以来,全区共开展“驻贫困村、进农户家”主题志愿服务活动102场次,服务群众8110人次。
六、坚持扶志气与扶能力相结合,在新风培育上精准发力。 越是到脱贫攻坚决胜期,祛除群众思想上的“贫困基因”愈发重要。我们聚焦贫困村好习惯好风气的养成问题,创新开展了扶志扶能树新风“两扶一树”主题活动,不断引导贫困群众摆脱思想、意识、能力、风俗上的贫困。 一是聚焦思想脱贫,突出“扶志”,提振“精气神”。 坚持党建扶志、教育培志、文化养志、宣讲励志,通过组织开展“四好村”村级党支部评比,推进“扶贫进校园”行动,创作《利州区脱贫攻坚纪实》书籍,编印“好风气好习惯”漫画手册,举办劳模“故事汇”,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励志宣讲等措施,有效激发贫困村民脱贫攻坚的斗志和勇气,激励带动贫困群众形成你追我赶的脱贫奔康局面。 二是聚焦本领脱贫,强化“扶能”,增强内生动力。 坚持岗位扶能、培训扶能、服务扶能、兜底扶能,通过组织开展送岗位、送技术、送服务、免费招收学徒“三送一招”活动,开办农民夜校培训农村工匠,推进健康教育“五进五讲”,在全省率先实现贫困线、低保线“双线合一”等措施,让家家户户都有政策明白人、科技明白人、增收领头人和兜底受益人,提高贫困群众创业本领和致富能力。 三是聚焦习俗脱贫,倡树新风,共建文明新村。 坚持在“树”字上下功夫,持续开展“感恩自强、争先脱贫”“自力更生、共建家园”“文明和谐、共同奔康”“传承家风、树立家规”四项主题教育,培育宣传农村优秀基层干部、身边好人等新乡贤。坚持在“治”字上下功夫,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和“四改一养成”活动,培育形成文明和谐乡风和健康卫生习惯。坚持在“建”字上下功夫,修订完善贫困村村规民约,建立村风民风监督队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竭力消除“风俗贫困”这一精准扶贫“拦路虎”。目前,“两扶一树”主题活动正逐渐成为利州贫困村“两好”建设的靓丽名片,助力我区创建区级“四好村”38个,省级“四好村”7个,为充分释放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作出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