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萧山朱凤标故居维修工程动工 预计投资600万

26.05.2014  13:51

朱凤标故居现状。

朱凤标,清代进士,官拜体仁阁大学士武英殿总裁。也因此,他在萧山的老宅一度被当地百姓戏称为“榜眼墙门”。时光荏苒,斯人已去,然而经历了岁月洗礼的朱家老宅如今仍“”在萧山新塘街道朱家坛村中。

近日,记者从萧山博物馆了解到,朱凤标故居即将迎来修缮。目前,一期维修方案已审批通过,维修工程马上展开。

朱凤标故居东西各三进,总体建筑格局继承了时代特色,单体中砖雕、木雕都较为精细,是目前萧山境内总体建筑最大且较为完整的名人故居。与其相应的还有万寿庵、万寿桥、船道及小石拱桥等古迹,船道直通“官河”,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

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朱凤标故居保护情况并不乐观。前不久,故居内又有一堵墙自然坍塌,地上还到处可见散落的灰色砖瓦。许多墙面经受不了长期的雨水侵蚀而变形风化,随时有倒塌的危险。房顶老式的木头横梁,也已所剩无几。

萧山博物馆馆长施加农说,朱凤标故居建筑形式体现了当地特色和时代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于研究当地的历史与民俗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之一的市级文保单位朱凤标故居维修工程,预计投资600万元,是迄今为止萧山最大的历史文物修缮工程。

为了不改变文物原状,此次工程将对构成村落的道路、河道及构成历史环境的桥梁、河埠头等进行保护性修缮,保留传统的村落格局和道路系统,分两期进行修缮。一期先对故居内的西墙门进行修缮,二期将主修东墙门。

新闻链接

朱凤标(1800年10月10日-1873年8月2日),字桐轩,号建霞,萧山城东朱家坛村人。朱凤标是清代道光年间的进士,官居一品,在朝为官五十多年,是三朝元老(道光、咸丰、同治),又是五部尚书(工部、刑部、户部、兵部、吏部)。他是萧山历史上考取功名第二高,也是权位最大的一位,曾任体仁阁大学士武英殿总裁,是实实在在的丞相职务(清朝不设丞相,以大学士军机大臣代理)。

朱凤标为人办事“秉公无私,端正不阿,绩学淹通,爱国爱民”,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际,朱凤标认识到鸦片流入中国之害,便起奏朝廷,立志抗英,坚决主战。故朝廷对他评价很高,真是“恩宏殊荣”,时称萧山相国。(记者 郑丽华 通讯员 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