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商环境达全球最佳水平 成都对标世界持续发力

25.10.2019  18:03

昨日,世界银行发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称,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再次大幅上升15位,跃升至第31位。《报告》指出,由于大力推进改革议程,中国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排名前十。

伴随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加快落地,中国全球营商环境排名持续快速攀升。坐标成都,今年定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成都就召开了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明确提出致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努力建设与城市经济规模国际排名相称的营商环境和市场化水平。

对标世界银行《报告》指标体系,成都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又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办理施工许可、纳税、获得电力、获得信贷等,是世界银行《报告》评价营商环境的一级指标。现在,咱们对照评价指标,一起来了解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成都行动和成果。

「对标:跨境贸易」

世行报告:中国跨境贸易排名提升9位至第56位。世界银行认为,我国在通过实行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升级港口基础设施、优化海关行政管理和公布收费标准等措施,简化进出口程序等方面改革值得肯定。

成都行动:航空口岸实施“7×24”小时通关、加快国际战略通道建设、推进口岸服务提质增效……今年以来,成都在推动口岸高效服务、打造对外开放高地、助推优化开放新布局等方面持续用力,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8.6%

成都外贸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整体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实现外贸进出口值4156.1亿元,同比增长18.6%,高于同期全国2.8%的整体进出口增幅。其中,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3083.5亿元,在全国综保区中排名第一,同比增长26%。这是成都高新综保区连续第18个月位居全国综保区第一。

数据闪亮的背后,有着必然联系,这其中包括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的推动力。今年以来,成都关区持续压缩整体通关时间,今年9月成都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43.08小时和1.3小时,与2018年相比分别压缩47.3%和55.9%。

在压缩通关时间同时,成都海关不断推进落实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相关要求,目前海关在进出口环节验核的监管证件从86种减至46种,除涉及安全保密要求的证件外全部实现联网核查。

与此同时,大力推广“提前申报、运抵验放”“全国通关一体化”及进口矿产品等大宗资源性商品“先验放后检测”等创新模式,开展进口冰鲜三文鱼“两段准入”监管作业改革试点,在监管到位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增强企业获得感。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支持企业远程申报和税费电子支付,大力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应用,目前四川“单一窗口”主要业务申报覆盖率达到100%。

今年以来,成都关区严格落实减税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取得明显成果。据统计,前三季因增值税降税政策减征税款18.77亿元;减免税审批货值10.49亿美元,减免税6.07亿元;接受关税保证保险保单444份,涉及担保金额56.54亿元,惠及企业239家。

今年5月,一架崭新的空客A330-300型客机飞抵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这是四川首架保税融资租赁飞机,其到来意味着飞机融资租赁业务破冰。今年以来,成都关区全面落实国务院“21条”,并因地制宜出台成都海关26项落实措施,推动“五大中心”建设,委托加工、保税研发、保税物流、保税维修业务持续健康发展,飞机融资租赁业务实现突破,推动综保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对标:纳税」

世行报告:中国对小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降低某些行业的增值税税率,加强电子化纳税申报和缴纳系统,这些改革值得肯定。

成都行动:不断优化纳税服务,增加纳税人获得感。出台《成都市提升优化纳税服务行动计划》,涵盖落实税收优惠、提升服务质效、简化办税流程、提升办税体验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5个方面共20条创新举措。

新增政策性减税

预计今年逾400亿元 是去年减税额的5.7倍

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在此次报告测评时间内,中国对营商环境指标中的8项进行了改革,是参与测评的190个经济体中改善项目第二多的经济体之一。在8项改革中,“纳税”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以来,国家加大力度实施减税降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成为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重点工作之一。成都不断优化纳税服务,增加纳税人获得感。

今年2月,发布了《成都市提升优化纳税服务行动计划》,涵盖落实税收优惠、提升服务质效、简化办税流程、提升办税体验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5个方面共20条务实创新举措。

紧接着,3月12日,成都启动电子缴费试点工作,在全省首先实现手机APP电子缴费,缴费人只需通过天府银行手机APP,1-2分钟内即可完成相关费用缴纳。3月15日,市税务局开发的增值税电子发票管理服务平台“蓉票儿”成功开出第一张电子普通发票。3月27日,“智慧成都税库·电子退税系统”正式启动,该系统在中西部首创全链条运转、全税种覆盖、全类型涵盖、全管户纳入的电子退税工作。以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退税为例,资金到账时长由传统退税的30日压缩至10日。

一系列减税措施直击当前市场主体难点,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加了居民收入。成都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今年我市全年新增政策性减税将达407亿元,是2018年减税额的5.7倍。

「对标:办理建筑许可、执行合同等」

世行报告:目前在中国办理施工许可证耗时111天,高于东亚地区132天的平均水平。中国通过规定可给予的合同延期次数上限和将延期限于不可预见和例外情况,提升执行合同的便利度。

成都行动:今年6月,成都出台《2019年成都自贸试验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试点专项行动计划》,推出25条具体的政策措施,率先在自贸试验区开展先行先试,推动自贸试验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走在前列。

执行合同”指标

成都自贸试验区模拟排名进入全球前十

今年6月,成都印发了《2019年成都自贸试验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试点专项行动计划》,推出25条具体的政策措施,率先在自贸试验区开展先行先试。

今年8月,毕马威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发布了《成都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报告》,以世界银行2018年10月发布的营商环境评估结果为参照进行模拟测算,成都区域营商环境便利度分数为77.77分,模拟国际排名第30名。在此次评估中,成都自贸试验区的执行合同进入前十,模拟排名最为靠前。

成都自贸试验区在政务服务领域的改革试点亦颇具亮点。在开办企业指标方面,成都自贸试验区实现了营业执照申请、公章刻制备案、开立社保账户“一窗式”受理;员工社保登记、办理涉税事项并联办理,开办企业各环节所需时间进一步压缩,在世界银行开办企业指标的假设条件下,实现最快2.5天即可完成企业开办。

在办理建筑许可指标方面,成都自贸试验区4个落地区相继出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精简审批环节、完善审批体系、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工作,缩短审批时间,节约企业时间成本。

在登记财产指标方面,成都自贸试验区通过设立综合受理窗口,推动不动产登记、税务部门间配合、后台流转资料,实现企业一次性递交所需资料,节约时间成本。

在世界银行《报告》中,公共采购也是衡量营商环境的一个指标。今年3月,成都发布全国首份城市机会清单,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公园城市、创新创业等10个应用场景发布了7大类共450条信息。三个月后,成都再次发布城市机会清单,包含764条供需信息、涉及11个应用场景,并邀请来自全球11个国家(地区)的20个城市共同参与。

「对标:获得电力」

世行报告:中国在获得电力方面继续推进改革,该指标排名全球第12位,显著好于地区其他经济体。中国企业接电需要2个环节,耗时32天,仅为东亚太平洋地区平均4.2个环节和耗时63天的一半。

成都行动:今年5月,成都出台了实施细则,明确规定我市低压非居用户申请电力接入由电网企业一口受理,用电报装环节压缩33%,行政审批环节压缩77%。

对标国际找短板

成都电力接入行政审批环节压缩逾七成

随着“咔嗒”一声进线开关合闸,成都子阳清洁服务有限公司武侯分公司的电瓶车停车场正式接电。“从申请到接入用电仅用时不到一天,上午在掌上电力APP上填写申请,下午工作人员就来勘测现场、安装通电了。”公司项目经理何洪建如此感叹。

其实,企业获得电力时间指标,已成为中国营商环境全球领先的一大优势。成都企业的切身感受,也与世界银行的《报告》相呼应。今年5月,成都出台了《成都市进一步优化电力接入营商环境实施细则(试行)》,其明确规定低压非居用户申请电力接入由电网企业一口受理,用电报装环节压缩33%,行政审批环节压缩77%。

仅2018年就节约电费6069万余元。”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动力运行部副部长高江渊详细核算用能成本后,得出了这样一组数字。企业感受鲜明,源于成都对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

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用能评估等国际标准,以及国内北京、上海等标杆城市,我们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查找电力、燃气接入环节存在的短板。”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称,从简化申请资料、优化办理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压减用能成本、高效政务服务五个方面,高标准制定用电用气接入便利化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全市电力和燃气经营企业服务效率和企业用能获取便利化水平。

「对标:获得信贷」

世行报告:中国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全球排名比去年提升36位至第28位。“获得信贷”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之一,反映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法律保护力度及便利程度。

成都行动:成都已经建立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服务体系,信贷融资规模持续扩大、直接融资金额不断提高、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向全市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集聚,有力地服务全市实体经济发展。

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力争全年新增信贷投放达到3500亿元

今年以来,成都深入优化企业投融资环境,先后出台多个金融配套文件,并搭建金融平台、发展直接融资、探索金融创新、创新监管方式。

今年2月,出台了《成都市提升企业信贷获得便利化水平和保护中小投资者行动计划》,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有效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紧接着,4月又出台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系列配套文件,从服务企业融资、扩大金融开放、支持金融科技发展、培育金融人才等方面,推动进一步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完善金融营商环境。

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称,我市还将进一步优化金融营商环境的举措及鼓励金融结算发展的专门政策,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进金融机构对接全市重大项目,落实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协议,力争全年新增信贷投放达到3500亿元。推进“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债券优先发展计划,加快科创板上市步伐,力争全年直接融资超过2000亿元。

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成都打造“科创通、盈创动力、农贷通、天府融通、创富天府”五大投融资服务平台,精准对接金融机构融资服务,建立起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体系。

统计显示,2018年成都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为91.48%,获得信贷指标在办理环节(4.1个)、办理时间(17.9天)和申请材料(13.6件)方面优于全国(4.9个、18.7天、17.2件)和全省(4.6个、23.6天、18.5件)水平。

人物访谈——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袁正:

成都营商环境建设 已取得显著成效

一个国家或城市的营商环境,是彰显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营商环境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学意义体现在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分工、创新和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发展。”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袁正有着这样的认识。

报告显示,中国对10项指标中的8项进行了颇有力度的改革,是参与测评的190个经济体中改善指标第二多的经济体。近年来,中国政府努力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加强投资者产权保护,降低税费负担,努力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合同执行效率。

袁正告诉记者,为了优化营商环境,中国进行了诸多努力。“具体到成都,今年是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可以看到,成都正从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三个方向发力,努力优化营商环境。”袁正告诉记者,市场化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普遍落实“非禁即入”,确保“有无熟人一个样、大小企业一个样、外地人本地人一个样、国有民营一个样、内外资一个样”。法治化强调依法行政,依法加强社会经济监督管理,提升合同实施效率,明确经济主体的预期。便利化强调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聚焦四个“”,即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可以看到的是,成都制定并实施了《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的行动方案》,着力推进“蓉易办”政务服务品牌。

根据世界银行标准,袁正建议说,成都继续在营商环境建设上发力,除了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以外,还应该强调国际化和网络化,以国际市场、国际规则、国际视野为导向,加强国际化商业环境的打造,吸引外资和国际友人来蓉投资创业和生活;在信息网络时代,要推进政务服务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方便人民群众办事情网上办、省得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