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经济圈将成西部最大城市带

12.03.2015  10:03

  全国“两会”期间,成都市提出的“菱形经济圈”引发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昆明、西安、重庆三地市长也首度作出回应。但菱形经济圈未来如何规划,四地如何更好地实现区域的协同发展?

  为此,3月1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下称NBD)专访了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庆育。他认为:“菱形经济圈将会在‘一带一路’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建议争取让菱形经济圈进入到国家层面的大战略。

  NBD:您如何看成都提出的菱形经济圈?

  杨庆育:我过去在发改委工作,一直做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成都提出的菱形经济圈,从专家的角度,我整体上比较同意。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拓展区域发展的新空间,谈了三个支撑带和四个板块,要把全国当作一盘棋,在区域上协调发展。三个支撑带是国内、国外开放的新格局,这里核心要义是最大可能地实现空间区域的协调,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区域的最大发展,而菱形经济圈无疑符合这点。

  NBD:您如何看这四个城市,它们能否实现互补关系?

  杨庆育:成都、昆明、西安、重庆这四个城市基本代表西部城市的先进水平,无论是经济、科技还是教育和文化,还有大型企业、旅游资源基本都聚集在这四个城市里,它们代表了西部的先进生产力。

  四个城市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虽然有的城市隔得比较远,比如西安和昆明有2000多公里。但是从西部的角度讲有互补关系,而且互补性较强,西安的教育科技比较强,成都的电子航空及消费城市的特点比较突出,重庆历史上是重工业城市,现在先进制造业电子产业发展较快,昆明在新材料和旅游方面比较突出。这些在产业上面都存在着互补性的关系,可以作为大的经济圈来进行培育,它们本身就存在内在的相互吸引力。

  NBD:这四个城市在“一带一路”方面有什么优势?

  杨庆育:从区域经济来讲,西安是历史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节点城市,重庆是长江经济带的上游,四个城市形成的菱形经济区域,朝东进太平洋,往南是印度洋,朝西是大西洋。云南是我国向南开放的桥头堡,云南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扮演了很好的角色。作为长江中上游的发达地区,菱形经济圈的地位非常突出,而且这四个城市在西部有决定性的作用,它们在地理位置上全部靠近中部,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有排头兵的意义。

  NBD:这四个城市是否会形成菱形城市群或城市带?

  杨庆育:目前国家已出台了新型城镇化规划,规划期从2014年到2020年,明确提到的城市群也包含这四个城市,而且它们已形成了西部城市的聚集点,最大的是成渝,陕西有汉中天水城市带,还有贵昆,这都进入了国家城市群规划。我认为,从中长期来看,菱形经济圈可以逐渐演变成西部最大的城市带。世界上有这样的先例,像美国加拿大所形成的城市群规模达两三万平方公里。从长远来看,这个菱形经济圈形成西部最大的城市带是毫无疑问的。

  NBD:您认为菱形经济圈如何解决互联互通的问题?交通的互联性如何?

  杨庆育:目前在整个西部来看,四个城市基本形成了联系最为密切的交通网络,成渝、成昆,还有成都到西安、西安到重庆、重庆到昆明等已形成交通网,有些是在建的,有些还在规划。但可以说西部交通最密集的交通网络骨架已经形成,并初步形成菱形交通网。交通是经济圈基本的条件,从目前具备的条件来看,这个圈意义非常大,四个城市未来会在国家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中部要往一带或一路走,尤其是往一带走,必须要经过长江到达重庆、四川、新疆,从新疆往欧洲方向走,朝南边到昆明进入东南亚地区,到印度洋。菱形经济圈的提出,其发展现状、发展潜力都十分有意义。

  NBD:这四个城市在菱形经济圈中需要注意什么?

  杨庆育:这四个城市有互补的关系,在菱形经济圈中,要形成内陆连片开发的态势,来吸引全球的资源。

  NBD:菱形经济圈当前最需要做哪些工作?

  杨庆育:争取将菱形经济圈纳入到国家的大战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够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部门提出这个概念,让他们认识到这个经济圈的意义,争取进入到国家层面的大战略。同时,争取将这个经济圈融入到“一带一路”里。去年4月总理召开长江经济带的专门会议,部署西部地区港口道路的建设,这些都是有利于菱形经济圈向东发展的条件。

  这四个城市应尽快向有关部门建议,形成合力。同时,四个城市应该打开通道,包括交通物流网络的通道,为菱形经济圈的发展奠定一个流动的基础,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形成贸易往来的无障碍化,四个城市要联系起来,不要形成贸易的壁垒,可以形成一个类似小WTO的概念。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