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捕获菜棚里的露珠 中山学子夺设计界“奥斯卡”

08.11.2013  11:11

 

 

 

        绿发明

        绿色

        低碳

        生活

        REE

        南都讯 如何利用菜棚上的露珠,不让它们在太阳底下蒸发?中山学生黄志聪的儿时梦想,在他参加的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团队努力下,最终形成了完整的概念。最终的作品“蓄水菜棚”,在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红点(reddot)设计奖颁奖典礼上,从全球4394件设计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红点设计概念奖。据悉,这也是该校学生首次参加国际性设计比赛并获得奖项。

        低成本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此次参赛的作品名为“W  A  T  ER  G  REEN  H  O  U  SE”,中文意思是“蓄水菜棚”。该作品由两名老师指导、5名学生共同完成。黄志聪、甘业鑫、王梓华、池雄明和黄伟强是该作品的设计者。

        “我小时候常跟着父母到菜地里玩,看到菜棚上的露珠不能利用觉得蛮可惜。”黄志聪说,这些露珠可以集腋成裘,但人们并没有好好利用它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在太阳底下蒸发。此后,他便开始思考,能否用某种手段或者工具将这些露珠收集起来,并进行利用。黄志聪介绍,蓄水菜棚的设计宗旨是为了低成本地解决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具体而言,菜棚中很多水在高温的作用下容易被蒸发,而现有市场的菜棚不能很好地收集被蒸发掉的水,导致水资源浪费。蓄水菜棚通过太阳光产生热量,将土中的水分合理收集真正实现种菜用水节约化。另外,可折叠式的棚架结构既方便运输,又节省空间。

        能获奖“胜在细节和理念”

        2013年红点奖,共有来自于全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的4394件作品参赛。最终49件作品获得了红点至尊奖,202件作品获得了红点奖(包括产品设计奖、传播设计奖及设计概念奖),39件作品获得了荣誉奖,获奖率仅为5.7%。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此次一共选送了10个作品参赛,有7个入围,1个获奖,如此赛绩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我们没想过会中奖,却一不小心中了大奖。”蓄水菜棚的指导老师郭磊说,这个奖项在广东,乃至中国高校都没有多少。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能获奖,可能胜在了细节和所传达的理念上。“同学们的设计都源自生活,却能打动人心,因为它们在强调实用性的同时,彰显着绿色环保、人文关怀等理念和内涵。”郭磊指出,蓄水菜棚的理念非常简单,且实操性强,但是其涉及的内容和领域却比较广泛,从工业到农业,从绿色环保到循环利用,可以说是一个国际性的话题,是全人类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们关注的点很小,却进行了各种资源整合,这也许是打动评委的主要原因之一。”

        [威水史]五男生两年横扫国内外设计大奖

        除了蓄水菜棚外,黄志聪和同伴们还设计了很多方便实用的东西。例如,在公交车门处增设一个雨棚,让人们上下车时不会被雨淋湿;在药片上做一些小小的标识,让盲人食用时一摸就知道一次吃几颗;对沙井盖做一些小小的处理,使其水位到达一定程度时浮出一个标杆,让人们更好地分辨井盖的位置等。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的设计,成就了黄志聪和四位同伴今日的成绩。

        “他们这两年拿了国内外不少设计大奖,包括国内非常有名的‘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奖等。”郭磊介绍,黄志聪、甘业鑫、王梓华、池雄明和黄伟强等五人组成的设计团队从大学二年级起便参加多种比赛,且战果颇丰,可谓横扫国内外设计奖坛,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大二时就获得了“东莞杯”金奖。“当时全国暴雨,窨井盖备受关注,他们设计的作品切合了时代热点,展示了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郭磊说。

        蓄水菜棚通过太阳光产生热量,将土中的水分合理收集真正实现种菜用水节约化。

        可折叠式的棚架结构既方便运输,又节省空间。

        “蓄水菜棚”和普通大棚相比,多了个蓄水功能,可以将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

        制作该产品的材料可以是普通大棚的材料,主要是塑料、PC类产品。大棚的其他功能,如保温、保湿等这个产品都同时具备。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高薇  王青草  李朝晖  南都记者  曾常敏

        绿科普

        红点奖被称为设计界“奥斯卡”

        红点设计大奖(R  eddot  design  aw  ard)是国际公认的全球工业设计顶级奖项之一,与德国“iF奖”、美国“ID  E  A奖”并称为世界三大设计奖。红点设计大奖是世界上知名设计竞赛中最大、最有影响的一个竞赛,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其中,“红点设计概念奖”是针对高等院校、专业设计机构、自由设计师与企业而设立,每年全球有近百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学生和设计师参与,具有极大的国际影响力。

  南都讯 如何利用菜棚上的露珠,不让它们在太阳底下蒸发?中山学生黄志聪的儿时梦想,在他参加的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团队努力下,最终形成了完整的概念。最终的作品“蓄水菜棚”,在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红点(reddot)设计奖颁奖典礼上,从全球4394件设计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红点设计概念奖。据悉,这也是该校学生首次参加国际性设计比赛并获得奖项。

        低成本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此次参赛的作品名为“W  A  T  ER  G  REEN  H  O  U  SE”,中文意思是“蓄水菜棚”。该作品由两名老师指导、5名学生共同完成。黄志聪、甘业鑫、王梓华、池雄明和黄伟强是该作品的设计者。

        “我小时候常跟着父母到菜地里玩,看到菜棚上的露珠不能利用觉得蛮可惜。”黄志聪说,这些露珠可以集腋成裘,但人们并没有好好利用它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在太阳底下蒸发。此后,他便开始思考,能否用某种手段或者工具将这些露珠收集起来,并进行利用。黄志聪介绍,蓄水菜棚的设计宗旨是为了低成本地解决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具体而言,菜棚中很多水在高温的作用下容易被蒸发,而现有市场的菜棚不能很好地收集被蒸发掉的水,导致水资源浪费。蓄水菜棚通过太阳光产生热量,将土中的水分合理收集真正实现种菜用水节约化。另外,可折叠式的棚架结构既方便运输,又节省空间。

        能获奖“胜在细节和理念”

        2013年红点奖,共有来自于全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的4394件作品参赛。最终49件作品获得了红点至尊奖,202件作品获得了红点奖(包括产品设计奖、传播设计奖及设计概念奖),39件作品获得了荣誉奖,获奖率仅为5.7%。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此次一共选送了10个作品参赛,有7个入围,1个获奖,如此赛绩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我们没想过会中奖,却一不小心中了大奖。”蓄水菜棚的指导老师郭磊说,这个奖项在广东,乃至中国高校都没有多少。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能获奖,可能胜在了细节和所传达的理念上。“同学们的设计都源自生活,却能打动人心,因为它们在强调实用性的同时,彰显着绿色环保、人文关怀等理念和内涵。”郭磊指出,蓄水菜棚的理念非常简单,且实操性强,但是其涉及的内容和领域却比较广泛,从工业到农业,从绿色环保到循环利用,可以说是一个国际性的话题,是全人类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们关注的点很小,却进行了各种资源整合,这也许是打动评委的主要原因之一。”

        [威水史]五男生两年横扫国内外设计大奖

        除了蓄水菜棚外,黄志聪和同伴们还设计了很多方便实用的东西。例如,在公交车门处增设一个雨棚,让人们上下车时不会被雨淋湿;在药片上做一些小小的标识,让盲人食用时一摸就知道一次吃几颗;对沙井盖做一些小小的处理,使其水位到达一定程度时浮出一个标杆,让人们更好地分辨井盖的位置等。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的设计,成就了黄志聪和四位同伴今日的成绩。

        “他们这两年拿了国内外不少设计大奖,包括国内非常有名的‘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奖等。”郭磊介绍,黄志聪、甘业鑫、王梓华、池雄明和黄伟强等五人组成的设计团队从大学二年级起便参加多种比赛,且战果颇丰,可谓横扫国内外设计奖坛,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大二时就获得了“东莞杯”金奖。“当时全国暴雨,窨井盖备受关注,他们设计的作品切合了时代热点,展示了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郭磊说。

        蓄水菜棚通过太阳光产生热量,将土中的水分合理收集真正实现种菜用水节约化。

        可折叠式的棚架结构既方便运输,又节省空间。

        “蓄水菜棚”和普通大棚相比,多了个蓄水功能,可以将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

        制作该产品的材料可以是普通大棚的材料,主要是塑料、PC类产品。大棚的其他功能,如保温、保湿等这个产品都同时具备。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高薇  王青草  李朝晖  南都记者  曾常敏

        绿科普

        红点奖被称为设计界“奥斯卡”

        红点设计大奖(R  eddot  design  aw  ard)是国际公认的全球工业设计顶级奖项之一,与德国“iF奖”、美国“ID  E  A奖”并称为世界三大设计奖。红点设计大奖是世界上知名设计竞赛中最大、最有影响的一个竞赛,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其中,“红点设计概念奖”是针对高等院校、专业设计机构、自由设计师与企业而设立,每年全球有近百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学生和设计师参与,具有极大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