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产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及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26.04.2016  20:18

 

由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川产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及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近期通过了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验收。项目在附子、丹参、栀子、半夏等4种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基地和技术体系建设,以及秦艽、羌活、乌天麻、泽泻等16种中药材的种植园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是建立了规范化种植基地, 在青川确定了附子种源(乌药)基地,在彰明镇、太平镇落实附子规范化种植技术应用面积1000余亩;选育出丹参优良品种中丹1号,于201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委员会的药用植物创新品种审定,建立良种繁育基地达100亩以上;开展半夏良种选育以优化半夏种源,建立半夏核心示范区30亩,规范化种植基地100亩;建立栀子核心示范区50亩,规范化种植基地100亩,推广种植1000亩。 二是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带动实现年产丹参“中丹1号”良种1050吨,销售收入8820万元,农民人均实现纯收入13500元;推广种植栀子1000亩,带动实现年销售收入近500万元,培育家庭式烘干加工厂60余家,提供长期和临时就业岗位258个。 三是对科学种植中药材进行培训宣传, 采用召开技术培训会、专题讲座、发放种植技术手册、制作光盘、实地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极大提高了药材种植区农民的科学种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