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专业优势 推进校地合作:药学院师生赴西充县开展资源调查工作

10.09.2018  10:21

为夯实学校与西充县全面、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并打造学生实践实训平台,促进理论、教学实践和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9月3日至7日,药学院组织教师和2015级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学生前往西充县,开展为期一周的资源调查和学生实践工作。

                                  不畏艰辛   做好资源普查 工作

60名学生与老师共分为五组,在当地乡镇卫生院的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观察植被生长环境,采集了植物标本,开展样方测量作业,普查资源数据。

团队师生每天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克服烈日炎热、蚊虫叮咬、倾盆大雨等困难,运用GPS定位系统准确定位样地样方,辨别采集药用植物,详细记录每种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所在样方内植株数量、经纬度、海拔等信息。带队指导老师详细介绍当地植被资源的各种特征以及种植条件和生长环境。同学们及时记录植株特征,仔细观察,时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与老师交流沟通。虽然见习条件艰苦,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大家学习的热情,大家还积极向农户询问当地中药资源情况,了解中药资源移栽与储存方式、等级、产地初加工和产地收购价格等。

                                    合作 共赢   培养 勤奋干事人才

资源调查小组在进行资源取样基础上,走遍了西充县44个乡镇,与当地政府进行了交流与合作,提出中药材种植规划和提供栽培技术指导与建议,积极助推以川产道地药材为主导的中药材产业发展。

资源调查结束后,同学们分组整理普查资源数据,压制采集标本,撰写资源考察日记,展开讨论,进行成果总结交流。

平时课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走访当地农户与整理相关资源数据,加强交流与学习,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参加资源普查的徐燕同学说到。李鑫同学说,“天气虽然炎热,当一株株完整的药材摆在眼前时,对于其特点的观察的细腻程度和思考是只通过书本学习所不能比拟的。

野外资源调查是从事中药资源必须做好的一项艰苦工作,是教学的第二课堂,加强学生与中药资源从业者的交流与联系有利于中药资源相关信息的沟通,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共同进步。”带队指导老师马云桐教授说,“此次资源调查工作,有助于形成人才、技术、资源的共享与互动,摸清区域资源情况,有效制定产业发展方案,达成产学研合作的战略联盟的初步成果,也是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社会能力具体体现。

                                      满载而归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此次调查深入各乡镇与行政村,调查当地常见中药材资源,了解药材的形态识别、地理分布、生态学特性以及资源利用等内容,并帮助当地农民开展中药材的种植,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磨练了坚强不屈的意志。

见习期间,药学院党委书记刘世云、院长傅超美、副书记胡媛(挂职西充县副县长)、教学科长何瑶看望了见习师生。傅超美提出三点要求和希望:一是加强相互学习,听从安排,踏实做好资源调查工作;二是调查工作要做好详细的计划和方案,团结互助,注意安全;三是加强科研和教学实践相结合,资源普查要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助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地方中医药事业发展。

刘世云希望同学们发挥专业优势,利用好专业知识,乐于实践,用实际行动提出有益信息与建议,帮乡亲们致富,把智慧、科研、论文写在群山之间,写在川东北大地上,切实为地方经济发展出力。

野外普查工作结束后,普查队将回到学校完成野外信息整理、标本鉴定汇总、普查数据填报等一系列内业整理工作,最终形成西充县中药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规划建议书。

此前学校与西充县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此次资源调查工作是落实学校与西充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具体措施,资源调查将摸清西充县范围内中药资源种类、分布、数量及资源变化趋势等情况,解决中药资源家底不清、信息不对称,资源保护措施和产业政策制定依据不足等问题,为中药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助推地方中医药事业与经济发展。

(文、图/药学院 李游    编辑/刘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