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经创新第三方监督模式 管紧看好政府投资“钱袋子”
四川在线雅安频道讯(记者 王建明)为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合法、合理、有序推进,基于政府投资项目在立项、招标、建设管理、竣工结算等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特别是工程变更方面的问题,结合灾后重建的新任务和新形势,荥经县创新工作方式,成立了荥经县政府投资(非经营性)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主动聘请第三方全程参与项目立项、招标、实施、工程变更、竣工结算等过程监督,最大限度的弥补了工程领域各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度上的空缺和时间上的距离,自始至终严格管好政府投资项目的“钱袋子”。
据初步统计,由于第三方的全程参与项目立项、招标、实施、工程变更、竣工结算等过程监督,目前直接节约政府建设资金共计5663.6万元,间接费用远远大于想象,有待进一步测算。
成立工管办:弥补了工程领域各行政主管部门的空缺和距离
据了解,荥经县设立政府投资(非经营性)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工管办”),任命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和聘请数名相关工程咨询专业人员组成,设置专门办公地点,独立运行。 工程管理办公室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对政府工程进行全过程指导性和控制性监督。
据工管办专职副主任王冬介绍,工管办主要负责对全县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程序进行规范;对招标文件、合同、协议及相关工程类规范性文件的审查修改;为建设单位提供工程管理及技术咨询服务;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变更的合理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查,规范变更审批备案程序;协助财评、审计部门对工程造价进行复核;对工程建设合同、审计结算等工程争议纠纷提供工程相关法律依据及处理意见等主要工作和相关事宜。
王冬说,成立工管办关键在于多双眼睛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防止弄虚作假,最大限度的弥补了工程领域各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度上的空缺和时间上的距离,也有效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政策支撑:放心大胆开展监管工作
工管办自成立以来,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结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经验以及相关工程法律法规,荥经县政府制定并下发了《荥经县政府投资(非经营性)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荥经县政府投资(非经营性)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的补充意见》、《荥经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
荥经县政府法制办相关负责人向四川在线记者介绍说,有了法律的依据,有了政策支撑,有了制度的保障,工管办就有了十足的底气,大刀阔斧的开展各项工作。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实现了既定的政府放心、业主满意和施工单位满意的目标。
咨询公司:是请专业的人做了专业的事情
盛新雷,一个文质彬彬的小伙子,某咨询公司驻荥经项目负责人,在接受四川在线记者采访时,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县级政府和第三方公司合作的监管模式,是个良好的开端,是政府请了专业的人做了专业的事。
据了解,工管办成立一年多来,对全县在建拟建项目进行了建设程序的规范梳理;对县上重大项目的合同、协议、方案进行审核,并提出了大量修改意见;对拟建工程财评清单进行复核,并提出修改意见;对工程增变量进行审核,并提出处理意见;对工程计量及结算纠纷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意见;对竣工工程审计结果进行复核,并提出合理化意见。
盛新雷透露,对某桥梁工程财评清单进行复核时,施工单位报价约4200万,经反复核实,建议合理造价约2500万。对某安置房工程增变量进行审核时,施工单位初始报价4095万,经多次实地踏勘现场,仔细研究设计文件,与设计人员、地勘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沟通后,建议进行方案优化及报价清单复核,最终报价并核定为2744万,实现了业主满意和施工单位满意。
发改委:工管办的成立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
在前一阶段的工程决策以及建设过程中,荥经县工程管理办公室的工作已初见成效。
记者在荥经县发改委的一份报告中看到,到目前为止,共计规范梳理在建拟建项目125个,审查工程变更96个,复核财评清单95份,复核审计结算11个,解决工程计量纠纷3件,造价及建设程序咨询127件,合同审查428份,其中包括70份招标文件审查。通过初步统计,直接节约政府建设资金共计5663.6万元,间接节约建设费用有待进一步测算。
从工程管理办公室发挥的作用来看,这种统筹、专业、合作的管理模式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发挥巨大的效力,荥经县率先成立了这个工程管理机构,它的出现是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的。荥经县发改委副主任黄河说,最终,我们将实现县委、县政府对政府工程科学管理控制的目的和意图,切实确保荥经县政府投资项目科学、合法、合理、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