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兰祥:舆论刮的不是台风,是“灭风”
新华网济南10月25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高洁 刘宝森)出生于1964年的荣兰祥今年恰逢“知天命”之年,他创办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的时候刚刚20岁。在他看来,关于他个人的负面消息将蓝翔引入30年来从没遇到过的最大危机。
“这次舆论刮的不是台风,是‘灭风’。如果蓝翔挺不过去,那学校会连草根都不剩。”荣兰祥如是说,“本来蓝翔的生源是足够的,教都教不过来。”
在“蓝翔师生跨省打架”等消息见诸媒体后,从未遇到生源危机的蓝翔目前来校新生的人数下降了90%,但是下半年的各项支出等1.8亿元还要正常进行,今年的亏损基本已成定局。
荣兰祥告诉记者,之所以先前不接受媒体采访是因为“担心”:一旦接受采访,结果却是看到更多断章取义、夸大其词的报道。在他看来,他不必对媒体回答类似“有多少孩子”“离婚风波”“家产分配”等问题,这都是他的“私事”,他也不愿回应。但就是这些“私事”,最终殃及了蓝翔声誉。
“有人批评我们不随意让学生进出校门,陌生人也不能随便进校,警卫室的工作人员警惕地盯着每一个人,就连快递都只能从大门递进来。我想问,哪所高中学校是可以让学生和陌生人任意进出的?警卫室的人不盯住来往人员难道敞开大门喝茶聊天吗?”荣兰祥告诉记者,蓝翔的学生大多在16岁到22岁,如果让他们随意进出校门,万一被不良人员教坏了,学校就等于没尽到责任。
“如果确实像有些报道说的那样,批评我们的教学质量差,学生就业率低,上级部门早来责令我们整改了,我也不会感到冤枉。”荣兰祥说,尽管目前生源受到很大影响,但是在校学生、老师没有出现大规模退学、离职就是证明,“蓝翔的教学质量是没有问题的,老师们也没有对学校失去信心。”
尽管荣兰祥这么说,他还是对蓝翔的未来发展充满忧虑。他甚至提到很多年前的珠海一家制造企业例子,创造了多个奇迹的这家企业说垮就垮了。
“我希望大家能更多去探讨蓝翔模式,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荣兰祥认为,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都处于低谷。
“高级技工极度短缺,大批量本科生研究生却找不到工作。这能怪学生吗?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规划有问题。本来应该80%的人去搞技术,创造劳动财富。现在倒好,80%的人都奔向学历教育,然后争夺社会仅需要的20%的工作岗位,怎么能找得到工作?”
荣兰祥是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他倍感兴奋。
“以前没有提‘以就业为导向’,也没有加‘体系’两个字。这一次的信号让我觉得,国家要真正开始教育体制改革。”荣兰祥说。
荣兰祥认为,由“中国制造”转身“中国创造”,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富强都需要强大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我多次去德国、英国等国家参观学习。德国的工厂化办学让我印象深刻,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学生,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到企业去实习,一毕业就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蓝翔模式就在学习德国。数控专业的老师直接带领学生接单工厂配件,做好了大家分利润,做得不合格学校赔大头。”荣兰祥说。
荣兰祥说,蓝翔30年来培养了40多万学生,大部分是农村青年。职业教育要继续发展,还应引导社会观念,让职教毕业的学生也能拿到学历,能够成才并被社会认可、尊重。
“蓝翔的办学思路和理念,就是把工厂搬进学校,理论加实践,在学校讲理论在学校实习。实习材料消耗在学校就已经完成。让学生毕业时就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荣兰祥说。
对于网络上那些火爆的蓝翔段子怎么看?荣兰祥认为这不是网友的恶搞,而是对蓝翔的认可,“蓝翔的教学质量对得起学生。”
出身农民的荣兰祥,现在已经不再提当初给别人打工、艰难创业时所经历的苦,“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就是现在。”
“我建设学校的时候,是奔着建设百年名校的目标去的。不管是学校的规划、教学设备的购置、校舍和道路的建设等,我都是按照百年名校的想法去做的。”荣兰祥说。蓝翔发展到今天不容易,饱含了多少人的心血,而现在不能毁于一旦。(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