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披绿装 水田插满秧 旱山村摘掉了“穷帽子”

04.06.2015  19:34

四川在线消息 (杨刚 四川日报记者 文铭权 袁丽霞) 5月29日,眉山市仁寿县景贤乡马贤村。该村3组村民胡前栋正高挽裤管,在田中管护秧苗。

最近两年,他从本组外出务工村民手中共租种水稻30余亩、玉米30多亩,目前,水稻、玉米均已全面种植到位。“相对于除玉米之外的旱地作物来说,水稻管护比较单一,所以我才敢租种这么多的地!”65岁的胡前栋说。

位于龙泉山脉中段的景贤乡以及马贤村,是眉山有名的旱山乡、旱山村。“山区乡村地势高,靠天蓄水,十年九旱。”2010年下派到马贤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景贤乡副乡长张文兵至今都记得,当时全村1438亩农田,其中水田700亩,但因严重缺水,每年只能栽种100亩左右。“种旱地作物也不行,比如玉米,每当玉米扬花需要水分的时节偏偏地旱缺水,导致玉米颗粒不饱满,收成大打折扣。

马贤村的转机出现在2012年年底。“眉山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绿海明珠’、‘千湖之城’,仁寿县委、县政府启动统筹城乡全域安全饮水工程,乡党委、政府提出治山、治水、治贫,这给我们指明了发展之路。”马贤村村支书石栋良告诉记者,乡里免费向村民发放树苗,仅当年秋冬季和次年春季,村民便在荒山上种植经济林和麻竹近2000亩,让荒芜多年的山顶重新披上了绿装。

胡前栋老人当时就在山上栽种了8亩麻竹,如今已到了间伐收获阶段,“最大的麻竹一根都有差不多50公斤重,可以卖到20多元。”不过在石栋良眼中,绿化最大的收获是增大了地面集雨和地下水储蓄能力,自东向西穿村而过的小河——仙家河,从此常年水流潺潺。

该村还积极争取在外成功人士和全体村民的支持,投工投劳,先后防渗整治山平塘6口,新建深沟塘、山堰塘等2口山平塘,大型蓄水池4口,水渠1.5公里。更让村民们底气倍增的是,仁寿县统筹城乡全域安全饮水“长藤结瓜”工程主管道专门在村后半山坡上开了个口子,今年年底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后,黑龙滩的优质水将直接输送到村里的每一个角落。

去年,全村水稻栽种面积超过600亩。今年,所有水田首次实现满栽满插!”石栋良很自豪地说,在马贤村水利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水源得到基本保证的前提下,村里涌现出了不少像胡前栋一样的种粮大户,如40多岁的代建军流转土地30多亩,种植粮食作物。

马贤村的做法让村民尝到了甜头,村内建有金凤笋竹专业合作社竹片加工厂,产品销售乐山、青神等地。村民周梅在邻近的同意村8组荒山上种植良种核桃300余亩,预计3年能投产,在她的精心经营下,既绿化了荒山,又为村民务工提供了便利。通过治山、治水,马贤村很快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已被该县列入新农村规划建设的重点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