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龙泉驿:“草编之乡”整合非遗产品 孵化IP、打造专属品牌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7日电 作为成都市龙泉驿区老场镇文化的代表,梨花街社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柏合草编”的发源地,拥有浓厚的人文资源。“柏合草编”历史悠久,享誉四方,但一直存在设计瓶颈故无法突破原有业态。为整合非遗产品,当地从IP孵化、打造品牌入手,为草编工坊设计了专属logo,成立“草编嬢嬢”专属品牌作为柏合草编宣传与传承的主要出口。
设计团队指导草编工坊嬢嬢们不断创新设计理念。(资料图)受访者供图柏合老场镇是远近闻名的“草编之乡”,草编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底蕴。
清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是柏合草编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草帽编制工艺,大小草帽企业曾达到100余家,年产草帽和工艺草帽制品300万件以上,产值1000万元以上,产品远销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若能将柏合草编元素提炼出来并加以图像化、数字化手段展示,不仅拓宽了“柏合草编”的展现面,还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从而增强居民互动、带动制作生产、助推草编传承,这将会给社区共建共治目标提供一条新的探索道路。
“草编嬢嬢”IP衍生品。受访者供图因此,当地在柏合草编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成立“柏合草编工坊”基地,开展了许多关于草编文化宣传的活动,还通过“草编提档升级”为切入口,将非遗文化植入居民群众生活日常,以非遗文化唤起社区居民的荣誉感,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为“柏合草编”传承助力。
同时,梨花街社区邀请专业设计团队,进行IP孵化,品牌打造,将原有产品提档升级,使得新的产品更符合当下审美,更具有市场竞争力,不仅带来了经济价值,还创造了社区未来草编产业发展的立足点。
本次草编的升级打造,从IP孵化、打造品牌入手,为草编工坊设计了专属LOGO,成立“草编嬢嬢”专属品牌作为柏合草编宣传与传承的主要出口。
团队根据现有草编雏形,与草编传承人共同讨论编制与染色工艺,进行了草编产品的提档升级设计,一共设计出了帽子、扇子、提包、提篮各3款、收纳筐1款、以及麦贴画3幅。
为将提档升级的草编作品更贴切、更完美的呈现,团队设计师为草编工坊嬢嬢们开展了制作指导课程,多次与嬢嬢们展开了关于现实编制工艺与设计理念的讨论。
“草编嬢嬢”LOGO。受访者供图除了对草编产品本身进行升级打造,设计团队还对梨花街社区、“草编嬢嬢”IP进行了一系列衍生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设计以梨花街社区磨盘街地图、草编嬢嬢logo、草编纹理等为主要元素,以丝巾、文化衫、帆布包、笔记本、马克杯、红包等为载体,将柏合草编与实用型产品相互结合,打造出了一系列草编文创新产品。
柏合草编工坊的嬢嬢们,经过多次交流以及实践,掌握了新的编制技术和技巧,基本能够独立完成新升级美化的草编产品。嬢嬢们还在指导课程和独立制作中,通过理论的讲解与操作的实践,加深了对柏合草编需要不断创新的传承概念,配合着自己独有的“草编嬢嬢”品牌,重新点燃了草编之情。通过本次项目,非遗文化产品的提档升级设计和草编IP品牌开发概念灌输到了当地居民群众的心中,增强了居民互动、带动了制作生产、助推了草编传承。
对于柏合草编非遗文化的传承,更是在本次草编升级打造的过程中找到了新的路径——打造闪亮IP,加强文化认同感、广泛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坚持创新驱动,注入新鲜动力。
非遗传承和保护不是单纯为了留住历史,而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和技艺创造。运用文创开发的思维,深挖社区本地特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柏合草编IP化。围绕该文化内容开展相关线下活动,积极争取上级组织和共建单位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当地民众积极性,加强对本地文化对认同感,借助居民的高度热情,顺势将提档后的草编物品推广出去。
通过前期召集社区居民群众共同参与讨论,让非遗传承不再是少数人关心的事,而是大家都关心的事。通过后期宣传推广,让当地居民群众自发转发推广且引以为荣。(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