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前的《草堂》:四川最早的文学刊物
【1923年11月15日出版第四期以后便停刊了。】
通讯处设在成都指挥街104号,除诗歌外还刊登小说戏剧等,出版四期停刊
2016年5月,由四川省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梁平担任主编的《草堂》诗刊创刊上市,成都又为中国诗坛献上了一份大礼。可是你知道吗,早在93年前,成都就创刊了一本四川最早的新文学刊物《草堂》。这里,笔者特地捧出自己珍藏的《草堂》终刊号与大家分享其背后的故事。
刊名取自杜甫草堂
笔者珍藏的这本《草堂》终刊号,系去年2月从北京一位书友处淘得,32 开本,64页,封面装帧美观,主体背景色为白色,正中印有一幅杜甫头戴斗笠的红色画像,朴实儒雅,寓意其刊名取自于杜甫草堂,与刊头相映成趣画像的左侧印着“草堂”刊名两个红色粗体大字,以及出版期数第四期和出版日期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扉页有海化撰写的开篇语:“朋友们,别久了!你们想念吗?我们又何尝不想与你们欢聚呢?试想过去的枪声里,惨血的世界,是多么恐怖而且凄切呀!于今,枪声远了,我们忍着痛,又来从事我们的工作罢。”
从目录中可以得知,本期主要分为:诗歌、小说、戏剧、通讯、编后余谈等五个板块。诗歌版刊登了杜鹃撰写的《草堂记游》、叶伯和的《小妹妹》和《战后少城公园》、章戬初的《杂诗》、海化的《提灯会》等30余首。叶伯和的诗《小妹妹》其在简短的诗行里,浸透着他对小妹无限的爱恋与惋惜,揭示了旧社会女子的爱情悲剧是由封建婚姻制度造成的。《提灯会》一首,通过对军阀部队“提着红灯,唱着得胜歌”的提灯会的描述,道出了军阀互相残杀,蹂躏百姓的反动本质。天真的孩子们却喊道:“啊呀,好看呀!”大人们却叹息说:“唉,不知道又死了多少人啊!”
【《草堂》编辑部注意培养青年作家。】
注意培养妇女作家
小说板块刊登了章戬初的《绍文的悲哀》、鸡声的《重阳》、张拾遗的《贫血病》、闵则邹的《秋雨之夜》等四篇小说。章戬初的小说《绍文的悲哀》,是以青年的爱情为题材,揭露旧社会婚姻制度的。小说通过绍文与爱华的恋爱悲剧,有力批判了金钱、地位主宰婚姻的世俗观点。包东将妹妹爱华介绍给自己的同学、音乐教师绍文学音乐,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爱情,定下婚约。可是市侩的包东,为了高攀有钱有势的田团长,便将爱华作为礼物送给了他,活活拆散了绍文与爱华的爱情。爱华见绍文如“乱箭穿心”说不出话来,绍文见爱华也痛苦得彻夜不眠。当他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对包东进行了强烈谴责,对于田团长却无力反抗,最后只好离开成都,几个月后便在德阳死去。这期刊登的几部小说,虽然技巧还不是很成熟,人物形象塑造还不够成功,但其反映社会生活面较宽,也比较深刻。
戏剧板块刊登了章戬初的《家长》。剧中主人公张荫华虽与同学自由恋爱并订婚但被伯父许配给了他人,虽闹到法庭,但仍然败诉。该剧充分控诉了礼教和家族制度对中国妇女的戕害。
《草堂》编辑部还注意培养青年作家,特别是妇女作家。这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小说板块刊登了章戬初的《绍文的悲哀》。】
出版四期无奈停刊
据考证,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说:四川最早的文学团体好像是草堂文学研究会,其出版有月刊《草堂》,出至第四期后便停刊了。我珍藏的这本《草堂》第四期,应该是其终刊号。
五四运动后,新文学从北京、上海向全国扩展,地处祖国大西南腹地的文化中心城市成都,也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三个重点之一。1922年夏秋之际,任教于成都高师的叶伯和组织了四川第一个文学社团“草堂文学研究会”,由叶伯和个人出资出版《草堂》期刊。这种创办刊物的方式在中国新文学历史上都是非常少有的。
叶伯和,四川成都金泉场人,祖籍广东,曾留学日本,著有《中国音乐史》《诗歌集》等,是四川第一批新诗人。《草堂》创刊于1922年11月30日,主要登载诗歌、小说、戏剧,其中又以诗歌为主。其第二期,第三期出版的日期分别为1923年1月20日,1923年5月5日,1923年11月15日出版了第四期以后便停刊了。《草堂》第l—3期封面正中印着“草堂”两个大字,鲜红色。出至第四期时封面的装帧美观了许多。专门绘制了一幅杜甫头戴斗笠的画像。通讯处设在成都指挥街104号,并在北京、重庆、上海、长沙以及法国蒙柏利等地都设有代售处。远在日本的郭沫若和北京的周作人也对其非常关注。
【《草堂》是草堂文学研究会的会刊。】
《草堂》是草堂文学研究会的会刊。主要由叶伯和编辑,其主要撰稿人有叶伯和、陈虞裳、章戬初、张拾遗、海化等。当时出版《草堂》杂志是很困难的,由叶伯和个人出钱印刷,印数少,每期销售的钱还不够成本费,《草堂》发不出稿酬。只能以赠送刊物或叶伯和所著的《诗歌集》《中国音乐史》的形式给投稿者以资鼓励,这样勉强维持了四期,便停刊了。
姜小平 文/图
【“华西坝”版热忱欢迎高品质、纪实的川内文史类稿件(非副刊)和有故事的老照片,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请注明联系地址以奉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