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管草坪的毕业生 1千人挑5千岗位

23.06.2014  18:28

川农草业科学专业

一本专业

招生人数:80人

就读地点:位于温江的川农成都校区

就业方向:高尔夫球场、绿化部门、城市园林公司、大型奶牛场都需要这类人才

课程内容:涉及植物分类学、草坪营养学、草坪机械等

就业怎么样

全国每年1000多人毕业,而需要专业人才5000~8000人。在川农,一般该专业的毕业年级100人左右,会有40~50家企业来学校招人,提供150~200个岗位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鸟巢极尽绚烂夺目。然而短短48小时后,这里就铺上了草坪,鸟巢成功“变身”运动场。在这一“变身”背后,有一群人付出了数月的努力:他们在模具中撒种、盖膜,然后为每块草坪施肥、灌溉、修剪……干这活儿的不是农夫,而是草业科学专家,而这种“快速建草坪技术”只是他们所学的冰山一角。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张新全表示,国内草坪管理水平还有巨大潜力,“估计在未来20年,这个职业需求都不会饱和。”

学什么? 如何养好一块草坪

黄楷毕业6年了,他的事迹还被老师津津乐道。2008年找工作时,他的确创造了一个“神话”:以本科生的身份,成为海口一家高尔夫球场的草坪经理,相当于公司中层,年薪从15万元起。黄楷表示“当时靠的是机缘”,但也不否认是川农草业科学的专业背景为他加了很多分,“当时学这个的太少了,很多球场的草坪总监,都是外国人担任。”

很多人觉得,管理草坪这事,学农的人都能干,但事实远不是这样,黄楷举例说,同样是一块草坪,放在北京和放在广州,需要的品种就完全不一样,前者要抗干旱和寒冷,后者要适应高温高湿的气候,“用于生产的草有100多种,我首先得认识它们,了解各自的特性,再知道怎么搭配它们才能种出质量上乘的草坪。”当时,黄楷管理的员工,经常要开着剪草机剪草,还要编制每年草坪使用农药和化肥的计划,这些都大有学问。

黄楷告诉记者,在美国,草坪管理早已跻身十大支柱产业行列,说明这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学科知识涉及植物分类学、草坪营养学、草坪机械等诸多专业课程,“需要系统地学习”。

川农的草业科学并不仅有草坪管理方向,还有饲草研究和草地资源与生态。草业科学系主任马啸教授介绍说,饲草研究主要是开发不同的饲草品种,各种家畜吃什么合适;草地资源更偏向于牧区草原资源的调查和保护。

在去年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中,川农的草业科学排名全国第五,也是南方高校此专业上的第一。现在,它属于川农的动物科技学院,“因为草最初是给动物吃的,追根溯源,我们就安排在了这个学院。”张新全教授如是说。

就业呢? 平均两人3个岗位

张新全认为,草业科学的毕业生未来将有广阔的就业空间,“我估计在二三十年内,这个职业需求都不会饱和的。”

 

他分析说,现在国内草坪管理水平欠佳,主要是由品种和技术两个原因造成。目前,我国90%以上的草坪种子靠进口,不是本土出产的,难免水土不服,长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枯黄,甚至染病,同时缺乏科学的操作手法,很多都是非专业人士在管理。而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缺人”去钻研—全国有27所高校开设该专业,每年只有1000多人毕业,而全国每年需要5000~8000的专业人才。

在这种形势下,川农草业科学的毕业生,已经显示出良好的就业势头:一般毕业年级100人左右,会有40~50家企业来学校招人,提供150~200个岗位,最多的是高尔夫球场,还有房地产公司的绿化部门、城市园林公司、大型奶牛场等,有的外地公司还会直接打电话向院长要人,平均两个人就有三个岗位。

      新闻来源: http://news.163.com/14/0623/04/9VD935QO00014Q4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