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草为业 草畜结合 推进南江草地畜牧业快速发展

02.11.2015  13:07

  2014年8月,四川省南江县承担了“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项目”,结合南江实际,在集中连片草山草地,重点建设一批草地规模较大、养殖基础较好、发展优势较明显、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牛羊肉生产基地。首次遴选了县内唯一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建设,该公司采取“龙头企业+专业羊场+专业合作社+养羊农户”方式,集中在四川南江黄羊原种场改良天然草地12000亩,建植优质稳产人工饲草地5000亩,建设标准化羊场6个,共建标准化羊舍4122平方米,运动场6068平方米,储草库822平方米,青贮池(壕)500立方米,干粪堆积发酵棚600平方米,购置草料加工设备24台;在周边乡村,带动养羊合作社10个,发展种草养羊示范户500户。项目区增加出栏种(肉)羊33736只,增加收入3960万元。取得了草增量、羊增多、企增效、民增收、业增值、县增位的效果。 

  建植草地草增量。改良低产劣质天然草地,补播白三叶、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鸭茅等优良牧草,改良后的天然草地每亩可食鲜草产量比改良前增加930千克;建植优质稳产人工草地,套作多花黑麦草、高丹草、墨西哥玉米、饲用玉米等优良牧草,鲜草产量每亩达到5500千克以上。鲜草总增量达到35000余吨。保证项目单位和带动农户饲养南江黄羊对饲草的需求和平衡供应。 

  扩大规模羊增多。通过建立人工草地和标准化集约化养殖基地,扩大了生产规模。以项目区饲养的南江黄羊为例,体重40千克的南江黄羊日采食鲜草量为5~6千克,每只羊每年采食鲜草总量达到2000余千克。通过收草、贮草、加工、利用,除满足项目单位在项目实施前年饲养南江黄羊7800只对牧草的需求外,增加饲养种羊4500只;带动养羊示范户增加饲养南江黄羊29380只。从而扩大了养羊生产规模,提高了单位草地面积载畜量。 

  建设基地企增效。项目单位效益明显:一是巩固育种科研基地,确保科研课题顺利实施。建设的标准化羊场6个可容纳饲养南江黄羊2700只,为南江黄羊选育科研提供研究基地。仅2015年,开展省、市科技部门下达的6项研究课题,完成研究报告6份,撰写发表论文3篇,申报专利3项。目前,存栏南江黄羊7567只,其中核心群种羊5819只。二是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加了养羊经济效益。项目实施期推广种羊3856只,销售肉羊1500只,加工羊肉产品1716吨,实现收入28320万元。 

  示范带动民增收。针对贫困山区农村因外出务工导致土地闲置的实际情况,项目单位自筹资金50万元,流转土地1400余亩,既解决企业种植牧草土地不足的问题,又让务工农民得到土地补偿费,还让在家农民返租流转土地种植牧草,按鲜草每千克0.25元进行收购获得报酬,同时,积极参与项目单位牧草种植和收割获得劳务费,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带动周边乡村农户从事种草养羊500户,每户种植牧草3~5亩共计2000余亩,饲养南江黄羊 56160只,出栏29380只,实现收入3170万元,户平增加收入6.34万元。 

  草畜结合业增值。探索出“以畜种草、按草养畜、草畜结合、永续利用”的草地畜牧发展途径。羊粪是一种较好的有机肥,既能调节土壤酸碱度,又能改良土壤结构。1只羊全年的排粪量约为300~500千克,总氮含量相当于15~20千克尿素,含磷量相当于16千克过磷酸钙,含钾量相当于15~20千克硫酸钾,形成了“草—羊—草”的草食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丰富了现代畜牧业新内涵。目前,南江县建立人工牧草5.2万亩,发展年出栏肉牛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38个,年出栏肉羊100只的规模养殖场1260个,2014年全县肉类总产量73202吨,其中羊肉产量5776吨、牛肉产量4598吨,畜牧产业12.63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55%,撑起南江农业经济的半边天。 

  立草为业县增位。南江县制定了“稳步发展生猪、大力发展牛羊、积极发展小家畜禽”的畜牧产业发展思路,把肉羊和肉牛作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把节粮型草食家畜作为构建现代畜牧业的核心内容。因此,立草为业、种草养畜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根本保证。目前,全县已发展草业龙头企业1家、草业合作社5个、草业经纪人200人,牧草业正在成为南江的一项新兴产业,对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山区畜牧业升级增位发挥重要作用。(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