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茅屋感怀天下 千古绝句显诗圣胸襟

25.09.2014  15:18

  “千古绝句 从成都走进中国诗歌殿堂”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连日来,经过我市优秀语文教师的推荐,诗歌专家的遴选,最终有15句千古绝句从众多在成都诞生的经典诗句中脱颖而出。昨日,本报邀请专家为读者率先解读了杜甫在成都创作的四句写景抒情的经典名句。今日,诗歌专家将向读者解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语不惊人死不休。”三句杜诗,让读者感受杜甫怀古写今的诗歌意境,走进杜甫用笔深刻书写当时社会现实的“诗史世界”。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句出自杜甫的《蜀相》,该诗是他公元760年初到成都时创作的。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中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融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传说之绝唱。在艺术表现上,该诗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杜甫写作《蜀相》又绝不是单指个人。他心念武侯,高山仰止,也正是寄希望于当世的良相之材。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诸葛亮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进一步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诗中的英雄同时也指众多的仁人志士。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是最能体现杜甫诗歌“诗史”地位的一句千古经典。它出自杜甫公元760年创作的歌行体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当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全诗传诵得最广的诗句。它以铿锵有力的节奏,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的希望,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语不惊人死不休

  该句出自杜甫作于公元761年的七律《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这首诗是诗人面对如大海汹涌的江水的抒怀之作。杜甫是一位有时代感、有责任心的诗人。澎湃的江水似乎激起他高昂的创作欲望,他追思诗坛高手陶渊明、谢灵运,并想象与他们一起浮槎漫游。这既是江海游,也是诗海游,表明杜甫仍然壮心不已,追求不止,要继续写出惊人的诗作。

  诗中“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句,显示了诗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同时也道出了杜诗的特色,反映了他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 (记者 王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