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茂名前书记狱中生活:无特权 每月零花钱5百

28.05.2014  10:15
每个犯人的床头都写着一些祝福语。 罗荫国所在的监仓,和其他犯人一样,他也自己洗衣服晒衣服。通讯员供图 罗荫国的读书卡上写的都是宋词名句。

  阳江市阳东县那龙镇,有着55年历史的阳江监狱坐落于此。这所监狱连续六年押犯量位居全省第一,被定位于关押重刑犯,最近因为六监区关押罪犯的变化引起关注。   

  如今,这里集中关押了100多名上至正厅级的职务犯,其中不乏“明星人物”,例如茂名市原市委书记罗荫国、原茂名石化神华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志方、茂名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育英等。

  这些曾经身居高位的“明星官员”,如今经历着怎样的高墙生活?对这些敏感人物集中管理,监狱又开出了怎样的妙方?近日记者走进阳江监狱,试图还原服刑官员的铁窗生活。

   背景

   如何管理职务犯?阳江监狱“经验谈

  去年12月,阳江监狱与番禺监狱、梅州监狱、清远监狱、河源监狱、女子监狱开始集中关押职务犯。

  广东省监狱管理局表示,由于职务犯资源多,人脉广,监狱经常会遇到“打招呼”、“找关系”的执法风险,职务犯也更容易享受特殊处遇。为规避这些执法风险,广东监狱开始对职务罪犯实行集中关押,包括县处级以上干部和县处级以下的部门一把手。

  如何管理好职务罪犯这一特殊群体?阳江监狱监狱长林映坤给出了十个字,“惩罚与权利保护相平衡。”管理上,要体现法律的尊严,从严惩罚;教育上,要体现人文关怀,从心灵上去感化他们;同时还要注重保护他们的各项权利,比如监控权利。

  严格管理:选择专管警察 注意规避“老乡情

  “惩罚是前提,我们现在对职务罪犯的约束更加严格。”林映坤说,中政委五号文下发后,监狱对职务犯提请减刑假释的合法性审查上尤为严格,相比过去,减刑假释难度更大。

  管理之严格还体现在专管警察的选择和警察执法上。六监区关押的多为粤西地区的职务犯,监狱特别规避了“老乡情”可能带来的隐患,15名警察都不是来自于粤西片区。

  此外,监狱还综合考虑挑选业余生活比较单纯、人脉不算广的警察,从源头上规避执法风险。其他监区的警察如果要找职务犯谈话,均要经监狱领导批准。

  林映坤说,职务罪犯集中关押在一起,互相竞争,互相比较,感觉到执法尤其要公平公开,所以对报请表扬、积极分子等奖励的资格审查更加关注。“一次执法不公就摧毁千百次说教。”六监区的专管警察对于这句话稔熟于胸。

  教育改造:定期组织专家 讲授国学经典

  相比于其他罪犯,职务罪犯有着自身特点。六监区分监区长温警官表示,他们大多认罪伏法,改造态度积极,自觉意识较强。林映坤说,根据调研,职务犯罪的人往往有着丰富的工作经历和人生阅历,特别入监以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对人生和世界观有着自己的思考。

  针对职务罪犯的教育改造,监狱从哲学、国学和法学的角度入手,进行教育改造,定期组织专家讲座,比如讲授《论语》、《弟子规》等国学著作。

  职务罪犯偶尔也有闹情绪的时候。温警官说,年初中政委五号文下发,对职务犯减刑假释提出明确限制,监区里一下子炸开了锅,特别是刑期长的,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

  六监区服刑的原茂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育英说,掐指算算,自己的刑期一下子多了几年,难免想不通。不过他特别强调,监区警察反复找他们谈话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还集中组织传达学习文件精神。他们的负面情绪消退了,恢复了以前的改造生活。

  为彻底去除特权,监狱还取消了非隔离会见场所,所有罪犯一视同仁,在有警察现场监视的情况下电话会见。

  权利保护:为职务犯“量身定制”改造计划

  初步统计,阳江监狱六监区关押了100多名职务犯,多数为40岁以上,50岁占主体,最大为68岁,上至正厅级,多数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老年慢性病。

  六监区副监区长温警官说,职务犯一入监服刑,由于身份落差比较大,都有强烈的心理落差,刑期长的心理压力尤其大。监狱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制定改造计划,对有的人会特别关注其心理,对有的人会关注其身体状况。

  朱育英对此特别有体会。有18年糖尿病史的朱育英到监狱后病情有所加重,跟着大家出工参加劳动改造,临近午餐时间就会头晕无力。监狱顶住压力,特批他随身带几块饼干。说到这,原本滔滔不绝的朱育英哽咽说,这里有高墙,但不缺温暖。

  林映坤说,监狱还专门开设养生讲座,教授太极操。在劳动改造项目上,根据年龄安排不同类别的任务,像罗荫国、朱育英这些已过六十岁的都是从事手工活。“任何犯人的健康权都是完全权利,不保护不尊重都是不作为。”林映坤说。

   对话狱中人

  罗荫国:我在这里没有享受到任何特权

  罗荫国,广东高州人,原茂名市委书记,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2013年8月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2013年11月入监,入监以来获5次嘉奖,暂无减刑。

  监狱中的罗荫国已经剃了头,身着灰色囚服,比过去消瘦许多,与任何一位老年犯人并无差别。在40分钟的专访中,他讲述自己在监狱的劳动改造和学习生活,反复地说,他希望在狱中安安静静地好好学习、积极改造,对于未来并没有特别的期望。

  “新入监时一房间住了17个人

  记者:入监已有半年,觉得习惯吗?

  罗荫国:开始入监的时候不习惯,目前逐步适应了。之前在看守所羁押时,一个房间才住两人,环境稍微好一些。新入监时一房间住了17个人,大概住了两个星期,就换到目前的监仓,一共住了14个人。监仓里面没有热水洗澡,对于我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来说,的确有些不习惯,不过现在是夏天,气温高了一些,就还好一些了。

  记者:劳动改造方面觉得适应吗?

  罗荫国:开始会觉得不适应,工作任务重,觉得很辛苦,做工时手指都破了。每天早上6点半起来,吃了早饭,就要去劳动车间工作,要干插灯、插铜刀、拉单边这些活。中午收工以后,回到监仓稍微午休一下,下午再回到车间继续劳动改造。晚上吃完饭,可以集中看电视,10点半以前上床睡觉。

  “在监狱里面看书的时间更多了

  记者:在监狱里最喜欢干什么?

  罗荫国:看书,看报。每天有两个时间段可以看书,中午劳动改造回来以后,感觉不累的话,就利用午休的时间,看三十分钟到四十分钟的书,晚上在睡觉之前,还可以看一会儿书。相比过去,在监狱里面看书的时间更多了,过去太忙了,没有空看书。

  记者:在这里看得最多是什么书?

  罗荫国:类别很多,有文学类、历史类、财经类。看得最多的还是古代诗词方面的,我之前一直都有这方面的爱好。各类别的诗词,我都有去看,如果希望看事物豁达一些,可以读李白的诗,如果寻找社会现实的,可以读杜甫的诗。

  “在这里都是犯人,没有什么书记

  记者:据了解,你主动提出不愿调到集中管理职务罪犯的八分监区,这是为什么?

  罗荫国:我入监以后就分到七分监区,这么长时间以来已经适应,就不想再换新环境。还有,八分监区关着不少我的老下属,过去大家关系不错,感觉集中在一起不太好,里面有些干部还很年轻,要他们照顾我的话,这样不好。我在这里只希望安安静静地好好学习、积极改造。

  记者:阳江监狱在押不少茂名籍职务犯罪的犯人,有些曾是你的下属,你们有过交流吗?

  罗荫国:我们之间见面机会不多。我们不住一个监仓,劳动时也不在一起,每天回到监仓,铁门就关上了,因此没怎么见过面。只是之前有一次,在集中吃饭的时候,我见到了杨光亮(原茂名市常务副市长),他对有些情况有个人的看法,我拍拍他的肩膀说,算了,在这里只有服从。也没有刻意地去交流。

  记者:在监狱里面,遇到一些曾经的下属或者熟人,他们会称呼您什么?

  罗荫国:有些还是叫“书记”,我说,不要叫我书记了,在这里都是犯人,没有什么书记。他们说,过去当过书记,一辈子都是书记。还有一些人就叫“老罗”。

  记者:同监仓的普通犯人都知道你过去的身份吗,他们会不会很好奇地问你过去的事情?

  罗荫国:都知道我过去的身份。但我们主要聊的就是一些社会问题、国家时事以及劳动生产方面的事情。别人不主动问我,我也不会去谈论这些事情。我本身是比较低调的人,过去做官就很低调,现在来到这里,大家都是犯人,一样的身份,就更没有什么特别的了。

  最想念老婆 定期通信相互安慰鼓励

  记者:平日过来探望你的人多吗?

  罗荫国:我的亲戚比较多,每个月都有人过来探望我。

  记者:在这里,你最想念的人是谁?

  罗荫国:我最想念我的老婆(罗荫国妻子也在服刑)。从我出事那天起到现在,我们就再也没见过面。现在每隔两三个月,我们会通一次信,互相安慰和鼓励。我感觉自己连累她了。

  记者:有没有给年轻公务员的忠告?

  罗荫国:现在年轻人想法都很多,也不一定会听我唠叨。对做人做事,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

  记者:对子女怎么教育?

  罗荫国:他们现在都成人,已经独立。我只希望他们好好做人,踏实做事。从和他们的通信来看,我感到很欣慰,虽然有过悲伤有过难过,但现在已经挺过来了,不会抬不起头来。现在,他们都没有固定工作。我儿子跟他表哥开个商店,做一些小生意。

  “监狱领导希望我们起到正面作用

  记者:曾作为一名正厅级干部,在这里服刑,你觉得职务犯罪的犯人有什么特权吗?

  罗荫国:我在这里没有享受到任何特权,和所有在这里犯人一样,有自己的劳动改造任务。连热水洗澡都没有,哪有什么特权。跟我住在一起的,有杀人犯、诈骗犯、强奸犯,我就和每个普通犯人一样。如果说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对我们(职务罪犯)的要求更加严格,一般犯人说的话,我们不能说,一般犯人干的事,我们不能干。

  记者:哪些话不能说?哪些事不能做?

  罗荫国:有些犯人觉得不满的时候,就骂骂娘,我们肯定不能骂,要注意影响。有些犯人素质不高,生活习惯不好,比如随时吐痰。我来这里从来没有随地吐过痰,监狱领导也希望我们在犯人里面起到一些正面作用。因此,我觉得严格要求我们也不过分,毕竟大家都做过这么长时间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

  记者:你在这里服刑,有没有什么期望?

  罗荫国:没有更多期望,也没有怎么想过未来。只想着,过一天就踏踏实实完成劳动改造任务,就算一天了。谁都想早点出去,但光想是没用的。

  茂名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育英:

  “妹妹来看我,第一句就问有没有被打

  朱育英,广东茂名人,茂名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犯受贿罪、行贿罪,被判无期徒刑,2012年9月入监,入监以来,获得19次嘉奖、3个表扬,1个改造积极分子,尚未减刑。

  记者:你之前来过监狱吗?和想象的,有什么不同?

  朱育英:社会想象职务犯在监狱里像天堂一样,家人却想象我们在这里像在地狱一样,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一员。妹妹来看我,第一句就问在监狱里有没有被打,因为在电视里看到的监狱都很暴力。开放日参观之后,妹妹看到我的柜子里还有鸡腿等零食,彻底改变了看法,虽然没有家里条件好,但感觉还可以,她终于放心了。

  记者:你在这里见到之前领导罗荫国,你“双规”与他有关,你现在有什么感觉?

  朱育英:没什么特别感觉。我做过那些事情(受贿)就摆在那,怪不了别人。我和他(罗荫国)相处很融洽。

  记者:在这里,你最想念的人是谁?

  朱育英:最想念我的父母,他们80多岁。现在小孩都大了,老伴身体也好,我还是最挂念我的服务。

  记者:你在监狱的空闲时间都在做什么?

  朱育英:看书。原来工作的时候,看书机会很少,我现在看看历史书籍,还经常给监狱投稿,写写周围发生的事情。本来我想写本书,但已经剥夺了政治权利,后来就算了。

  记者:你想过未来吗?

  朱育英:我没有想过未来,也没有打算出去(出狱)了。我61岁了,也是病史19年的糖尿病患者。只要在这里过一天,算一天。

  实地见闻

  劳改车间:警察走到身边 罗荫国本能地站起

  昨日下午3时许,在阳江监狱劳动改造车间里面,罗荫国正埋头干活。

  当警察走到身边时,罗荫国本能地站起身来,弯着腰,微笑示意。警察提醒他坐下,他立马回到座位上继续插铜刀———制作彩灯的一道工序。罗荫国说,刚开始入监做工曾把手磨破。而现在,他经常可以超额完成劳动任务。

  不远处的另一车间里,朱育英戴着老花镜,坐在车位上做着收线的工作。警察走到朱育英身边,他立马蹲下来,手举过头顶———  这是一种监狱的行为规范动作。

  几年前,罗荫国和朱育英还是身居要职的上下级。现在,他们同样穿着囚服,淹没在忙碌的车间里。

   犯人伙房:犯人吃的都一样 职务犯也不例外

  昨日下午4时许,阳江监狱的伙房里一片忙碌,为包括100多名职务罪犯在内的9000多名犯人做晚饭。“所有犯人的伙食都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职务罪犯也不例外,都吃得一模一样。”监狱长林映坤说。

  在墙上公示的食谱上,记者看到当日的菜单:早餐是馒头、榨菜和白粥;中餐是花生焖猪肉、炒通心菜;晚餐是丝瓜炒鸭、炒节瓜。这些饭菜均由犯人制作。记者看到,犯人用于切菜的刀上系着铁链。这些饭做好以后,由每个监区犯人领回以后,再分发给每个犯人。

  罗荫国说,“这里饭菜味道一般,不过我对吃不是特别讲究。”按照他所处的考察级别,每月零花钱不超过500元,他多数用来买烟,每天抽几根。

  监仓宿舍:罗荫国的铺位 被褥叠得如豆腐块

  由于监狱押犯数量增加,阳江监狱六监区二楼监舍201房,大约15平方米关了14名服刑人员。靠近铁门的下铺床位,“罗荫国”三个字工整地印在床卡上。被褥叠得如豆腐块,三双鞋整齐地摆放在床下面,在床头的心灵园地上他写下了送给自己的话:“清净心看世界,欢喜心过生活。

  床下有个塑料箱,里面摆着几本书。监区警察说,罗荫国的零花钱除买烟都买书了,他最近刚买了几百元钱的书。在一本手抄本的扉页上,罗荫国写道:“高墙一小草,寂寞迎风雨。唯有羁人疾,惆怅独自知。

   记者手记

  从一方主官到老年囚犯

  从主政一方的正厅级官员到劳改车间的一名老年囚犯,罗荫国的身份落差让人唏嘘。在铁窗之内,罗荫国失去的不只是权力和地位,更有尊严与自由。

  专访中,罗荫国一直带着微笑,看似已放下一切,却回避谈起过去。他也在亲笔信中表达了自己的后悔,称自己作为基层农村成长起来的地方官员,曾有过辉煌的成就,但在利益和诱惑的面前,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和其他倒下的官员一样,罗荫国的境遇再次证明,权力是可以被驯服的,用高墙和铁窗就可以。如果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那些滥用权力的人终会被关在笼子。

  A  06-07版采写:南都记者 涂峰 通讯员 尹华飞 阚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