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茂华:进一步融入“环境、资源”服务地质领域

25.01.2014  19:29

人民网成都1月25日电(记者 郭洪兴 李平)四川“两会”刚刚结束,人民网记者走进四川省地矿局。就四川地矿资源和地质灾害等相关问题,对话四川省地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茂华。

人民网:杨局长,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四川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情况?

杨茂华:从四川矿产资源总量来说,已经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和矿区分别达到101种和2219处。其中有57种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5位,有14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

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初步形成了包括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建材、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的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逐步建立了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大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已成为西部矿物原材料生产、供应的重要省份。

近五年来,四川省地矿局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地质成果,同时在推动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四川磷矿及稀土资源勘查等方面,新发现矿产地20余处,新增资源量煤炭近10亿吨、铁矿石20余亿吨、磷矿近3亿吨、铅锌50余万吨、氧化锂50余万吨、稀土150余万吨、金20余吨。  

当然,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中还存在地质勘查投入不足和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

人民网:近年来,四川省地矿局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的具体情况如何?

杨茂华:近年来地质灾害持续高发,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我们举全局之力参与。

一是“5.12”大地震地质灾害防治。承担了地震灾区大部分区县地质灾害排查、安置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900多处重大地质灾害勘查和治理工程设计,同时解决了若干重大问题。

二是“8.13”特大泥石流治理工程。2010年8月13日,位于“5.12”地震灾区的都江堰龙池、汶川映秀和绵竹清平三大片区爆发了特大泥石流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我局承担了龙池部分泥石流沟的勘查设计、映秀红椿沟和清平文家沟特大泥石流的勘查、设计和施工。

三是重要交通干线特大泥石流治理工程。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省国土资源厅的安排,2012年我局承担了全省40处交通干线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13处的勘查设计和烧房沟、牛圈沟、彻底关沟和绵簇沟共4条特大泥石流沟的治理工程。

四是“4.20”芦山地震地质灾害防治。承担了宝兴、芦山、汉源等27个县市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以及四川省“7.10”雅安市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任务,开展了大量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价、评估、宣讲、防灾预案修正补充工作。

完成汛期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和督导工作,按时完成数百处地灾调查、咨询、讲解及险情复核处置工作。

积极参与重大地质灾害处置工作,成功实施了宝兴县冷水沟区地质灾害治理、汶川县水磨沟郭家坝安置区周边地质灾害应急勘查等项目2297个。

目前,我们还在推进四川省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的科研工作,力图更科学的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人民网:请谈一谈四川省地矿局在找水和环境治理方面的相关情况?

杨茂华:四川是我国红层分布最广、类型最特殊的地区之一,东部17个市、104个县处于红层缓丘地带。这个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60%的区域,虽降雨量并不少,但其表层涵养能力极差。

从2001年开始,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组织四川地矿局的精干力量,在四川最缺水的南充、资阳市境内部署了3000多眼红层供水示范井,成井率达90%以上,水质清洌、纯净卫生,3000多户农家从此告别了缺水之苦。

2004年,四川展开了大规模的红层找水打井工程,四川省地矿局承担了全省105个县中98个县的调查区划和布井工作,对红层丘陵区进行了地下水调查和水资源保证程度评价,提出了一户一井的庭院自来水供水模式,共打井213万口,解决了213万户、750万分散农民祖祖辈辈的饮水困难。

在参与生态地质工作上来讲,主要是地方病防治工作。一是四川大骨节病安全饮水工程,累计成井658口,水质全部符合卫生标准,解决了病区16.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二是完成了西藏大骨节病区桑日、林周等6县的安全饮水工程,共打井43口,日涌水量1.13万立方米,解决了病区9863名藏族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三是为改善石渠县包虫病给藏族群众带来的疾苦,完成了该县包虫病区地下水调查区划与安全饮用水示范打井工程。

人民网:最后,请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2014年省地矿局的工作打算?

杨茂华:2014年,我们将不断拓展延伸地质工作,进一步融入以“环境、资源”为主要评价对象的服务地质领域。

一是抓住国内外重大产业加快向西部地区转移、改善民生等重大机遇,积极参与缺水地区找水、地下水污染调查、地质灾害防治、农业地质、医疗地质、水利设施建设等工作,积极参与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建设。

二是围绕四川省“多点多极支撑战略”,服务好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实验区建设,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国土利用方面做好地质服务工作。

三是围绕生态退化、污染严重等有关人居环境重大问题,着力在生态脆弱区、地震扰动区、生态敏感区开展生态安全屏障构建、低丘陵区生态综合整治、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保育和恢复技术、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