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英英”川剧团的坚守:十年一瞬川剧梦

31.10.2014  09:37

英英”川剧团节目表

  在内江,有一对值得大家感念的夫妻。十年前,63岁的胡英和72岁的林泽良开办了内江唯一的民营川剧团“英英”川剧团,只为传承川剧文化,让内江的老人们能有个看戏的去处。十年后,73岁的胡英和82岁的林泽良,已经为这个剧团投入了30万元,并且,还将继续投入下去。为文化坚持 入不敷出仍旧坚持十年

  “来看戏的都是些老人,他们是这里的常客,这里是他们精神的寄托,同时我也想把这种文化发扬出去,就是想坚持。” ——胡英

  从半年前起,每天下午2点,内江市市中区阴家巷的一栋老房子里,都会传出咿咿呀呀的唱戏声,以及热闹的锣鼓声。阴暗潮湿的场地内,坐的都是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家。他们每天只需要花15元钱,便能听一下午戏,外加一杯免费的茶。

  这个他们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却是另外两位老人十年苦苦坚持的事业。为了这份事业,林泽良每天要负责买菜、拉二胡、写剧本、找演员等工作;胡英,则要拖着多病的身体,穿梭在剧场中卖票、泡茶。

  实际上,尽管两位老人为了自己的川剧梦,放弃了舒适的家,跟演员一道住在阴暗潮湿的剧场内,十年来川剧社仍然持续亏损。10月28日下午,卖完票后,胡英像往常一样,端着盒子算账。“46张票,算可以的了,演员的工资够发了。

  林老先生算了一笔账,以现如今为例,每天的支出需要近800元。现在剧团总共有17人,包括演员和煮饭打杂的,每个人的工资都是日薪算,十天一结。高的日薪有80元的,低的也是35元。加上1600元每月的租金,水电费等,一个月需要支出近三万元。整个剧场坐满接近100人,而每天剧场的上座率不到50%,二三十个人看戏是家常便饭,即使以50人计,门票收入为750元,也收不回成本,这还没有算上额外支出的费用。

  今年年初,原来的剧场租金上涨至3000元每月,迫于资金压力,英英川剧团从东兴廖庙坝子搬到了现在的阴家巷。搬家和重装戏台,又花去了两万多元。这些超支的部分,全部由林泽良每月三千多元的退休金以及女儿的支援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