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对牛弹琴,弦断又有谁听?

19.09.2014  19:38

    新华网南京9月18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杨绍功)在宏伟庄严的殿堂里,聆听国宝级大师传道授业,本该是一件“幸甚至哉”、争先恐后的事情。但当年届九旬的吴良镛先生,以年迈之躯坚持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讲台上作报告时,有些年轻学生却在台下伏案而睡。这一幕不仅刺痛了精心准备讲稿的吴老,还刺痛了更多怀着尊师向学之心的人们。

    是学生惫懒粗鄙,还是先生曲高和寡?事实是双方的精气神没在一个轨道上。吴先生可以不顾年迈站着授课,学生却没能有“程门立雪”的专注和耐心。事后据媒体记者采访发现,学生多被是组织来的,部分坐在后排的学生“听不清”,手机上交后又无事可做,于是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而吴先生的讲稿虽已尽量照顾年轻学生的认知需求,但敬意没能战胜睡意,一些学生选择了与“周公”神游。

    “程门立雪”的时代已经过去,面对吴老的无奈,人们忧虑的是,如何唤起青年人求知的执着。他们的时间比杨时多得多,却被手机弹窗占据,被社交网络占据,被海量信息占据。他们可以轻易地获取人类千万年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必为解读一本《论语》冒雪等待老师睡醒。如此“奢侈”的一代,没有适当的方式,很难让他们怀着敬畏之心站回大师门前。

    连瞌睡都无法克服的学生,很难再期待他们有“程门立雪”那样的毅力。如果说这是现实版的对牛弹琴,或许并不为过。但关于对牛弹琴,人们向来只觉得,这是浪费了“琴手”的才华,却没考虑过“”的感受。对牛弹琴其实是一种错配,于“”于“”都是一种浪费。

    因此,在批评完学生的惫懒,感慨完吴老的尴尬之后,我们是否还应该想想:这种宣讲式的传道,能否让青年学生入脑入心,能否架起青年学生与学界泰斗沟通的桥梁?

    当然,青年学子并非愚笨如牛,学界泰斗也不是孤芳如琴,大师与青年谈立志为学更不是对牛弹琴。假如吴老不是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讲台上,不是仅有35分钟时间,或许他可以把讲话里用心安排的“包袱”抖开——吴征镒如何因为发现一株荨麻而“走红”,冯康如何从“宅男”变身数学大师……这恐怕是更适合围炉夜话或课堂畅聊的内容。有网友就认为,把大会宣讲变成为网络问答,也许会让大师与学生之间距离更近。这何尝不可以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呢?(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