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调查广元苍溪 看时光鸡岁月鸭和年华猪如何进城
订单客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查看农庄的养殖情况及跟踪所订购家禽、牲畜的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吴传明 摄
图为岫云村农户在自家院子喂鸡。李军之 摄
近期,省商务厅将举办全省电商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加大“油门”全面推动电商下乡。
记者获悉,省商务厅将联合十多个部门着力做实电商扶贫大培训、推进市场与扶贫县的对接、推广“电商企业+资本+专合组织+农户”的闭环精准扶贫模式、做强基础配套支撑等,全面打响精准脱贫决胜战。其指向很明确:就是要通过需求导向,激发农民回归生产端,确保电商扶贫精准着力、精准到户。一些极具四川特色的探索实践,已浮出水面。
新时期,电商扶贫如何确保精准?如何激活市场的力量?又有哪些困难待解决?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前往国家级贫困县——广元市苍溪县走访调查,并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专家及相关企业。
探路
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三月春光遍野,乡村公路蜿蜒向前,金黄的油菜花和雪白的梨花顺着山势层层铺展。
“真好看!”停下手中农活,50岁的郑荟忍不住感叹。过去整日为生计发愁的她,不曾留心身边的美景。去年通过电商,她养的几只土鸡被端上成都人餐桌,卖了好价钱。头一次,她尝到了生态带来的甜头。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苍溪有214个贫困村。电商是如何改变当地生活的?如何确保贫困户精准受益?顺着这几只土鸡的进城路,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本报记者 曾小清
企业带动散户进行土特产市场化运作
3月10日,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三组的李秀华正加紧修缮新猪圈和鸡舍。他为此投入了1万元。
对于年纯收入不足6000元的家庭而言,1万元是笔巨资。但李秀华心里踏实。去年,村里组织举办了一场特困户网络爱心竞拍活动,李秀华的两头年猪拍得了7600元的高价。
散户最难抵御市场波动,前年猪价走低,他一头猪仅卖了800元,“现在,我跟电商企业签订了合同,企业的收购价比市场高30%-50%。”李秀华打算今年再补栏4头猪,“鸡也要养,听说卖得好。”
与李秀华签订合同的是四川一品一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企业生产部经理李军之说,合作的农户都有一张信息牌,用手机扫上面的二维码,每个家庭的资料、生产信息、客户评价等一目了然,“同时,我们定期到农户家拍摄家禽的生长情况,从养殖、出栏、屠宰到销售,消费者都可溯源。”“我们与近1300家农户有合作。”李军之说,公司通过以销定产方式,将网上的预售订单分发给农户。
这是一家有情怀的企业,一如产品的品牌:时光鸡、岁月鸭和年华猪。“希望带动农户脱贫致富。”企业创办人李君,同时也是岫云村的村支书。两年前,他将乡亲圈养的土鸡寄给城里的朋友,对方吃了还想再吃。“这也是城里人的消费痛点:想买价低质优的生态农产品,却找不到购买渠道。”
乡邻关系与市场化运作叠加,白驿镇岫云村的探索,破解了电商扶贫中的精准、质量、标准、信任等多个难题。去年,苍溪近370万元订单额的土鸡、土鸭、土猪,在一品一家的组织下按统一标准养殖,再统一收购、统一屠宰、统一品牌、统一配送,郑荟等贫困户的家鸡最后端上了城市家庭的餐桌。如今,相邻三个乡镇的农户都与一品一家签订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