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村支书陈镰文:对家乡的情怀 始终放心不下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5日电 (张雪)“陈书记,是什么让您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苍溪县高坡镇云桑村党支部书记陈镰文面对人们的疑问没做思考便脱口而出回答:“我对家乡始终有一种情怀,始终放心不下。”
1997年,陈镰文入伍参军,在部队当了16年的兵。退伍后,陈镰文自主择业,在成都从事媒体行业,生活和工作都舒心自在。但每次回到老家,家乡落后的条件让他百感交集,心里始终记挂着生他养他的云桑村,他决定要为家乡做点事。
2020年,陈镰文当选为云桑村党支部书记。但刚上任时,村民们并不看好他。“他刚从外面回来,不了解我们村的情况,哪个晓得他能不能把农村工作做好哦?”有村民质疑。
云桑村地处苍溪北部山区,两项改革时由原云岩、桑茨两村合并而成,辖9个村民小组1500余人口,常年在家的却只有400余人,大多还是“老弱病残。”村里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
“云桑村是两村合并而来的,刚接手时,我确实不太了解另外一个村的情况。”陈镰文如是说。所以,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历时半个多月,陈镰文对云桑村的情况心里有了数。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永不过时。云桑村还有很多断头路,部分通组通村道路的路况也不好,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陈镰文便带着班子成员现场调研,并积极争取各方资金,最终自筹资金120余万元新建和完善通村通组道路。如今,云桑村9个组均实现连村连组硬化路,形成了三横六纵的村内交通网络。考虑到村民夜行问题,陈镰文又利用自身资源,为村里争取到1500盏路灯,目前已安装300盏,预计三年内全部安装完毕。
路修好了,出行便利了,交通方便了,但是村子发展什么、村民靠什么增收、如何致富奔小康,这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我们不能照抄照搬某一个村的版本,要在实践中找到符合我们村发展实际的路子。”陈镰文说,云桑村常年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而且村上的劳动力都在外务工,要想增收致富,就得另辟蹊径。于是,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和群众,立足该村的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因地制宜,精心谋划布局,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
该村依托省供销社下属企业四川供福天下农业公司,形成了“企业+村两委+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五方共建产业全域托管模式,建成高山有机猕猴桃约1500亩,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和专业化服务,农户以土地占股分红、农民劳务获取报酬方式。该模式解决了小农经济经营方式粗放、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与此同时,该村还积极探索种养循环路径,新建成“猕猴桃+肉牛养殖+大豆+玉米+萝卜+红薯”套种园区5个,共450亩。据悉,截至2022年8月,猕猴桃种养循环产业园区半年实现收益17.5万元,发放工资8.7万元,贫困户和群众务工平均收入0.3万元,土地入股农户在原土地收益上增收0.07万元。
新建园区还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近就业问题。截至2022年上半年,村民在园区就业已达到1800人次。
“农闲时我就到家门口园区打工,一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加上土地入股分红,每个月除去家庭生活开销,还能存下一些钱,又能把家里照顾好,我很知足。”村民权秋兰表示。
在陈镰文的带领下,如今的云桑村生机勃勃,村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