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委宣传部联系帮扶八庙镇工作纪实

19.09.2014  15:38

    9月6日一大早,八庙镇胡琏村二组赵信国在新修的楼房前高兴地放响鞭炮,今天是他家新房竣工的日子。

    “要不是县委宣传部的资助,要修这样的房子,我想都不敢想!”赵信国喜极而泣。61岁的赵信国常年多病,妻子智障,儿子靠劳力在外做小工,家庭经济十分拮据,一家人一直挤住在不足50平方米破败不堪的土坯房里。

    八庙镇是苍溪县委宣传部联系帮扶镇。近年来,县委宣传部机关及直属(代管)单位党员干部与八庙镇困难群众结亲连心,立足“抓重点、攻关键、打基础、管长远”,倾心竭力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科学谋划促民富

    方斗村是县委宣传部2011-2013年的联系帮扶村。山高路陡,经济结构单一,村民基本靠土地收入和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村里没有任何集体积累。

    “有了这个规划,我们村一年一个样。”方斗村村主任陈群年指着办公桌上的《方斗村三年发展规划》说,目前,村里所有组道路已全部畅通,用水问题已基本解决,全村近三分之二以上的家庭都有了自己的致富产业。

    为了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帮扶方案,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范舜华先后4次带领县交通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水利局、县畜牧局等部门,深入方斗村走访座谈干部群众,研究该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村级组织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研究突破发展瓶颈和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工作措施,帮助制定年度发展规划。

    结合全县开展的“走亲连心”帮扶活动,县委宣传部机关及直属(代管)单位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帮扶户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和爱心联系卡,走访农户135户,逐一了解困难农户致贫原因和发展愿望,将收集的120余条意见按照社情民意、经济发展等条目分为10类建档立案,并据此制定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方案。

    强基固本顺民意

    “选好、用好、培养好一个村级班子对一个村的发展至关重要。”县委宣传部直属机关党委书记牛智勇在调研完玉树村后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促进联系村发展,在村支部、村委班子换届选举中,县委宣传部配合镇党委,在村里选出了村民全票通过、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支部和村委,并把村里致富带头人选入支部班子。同时指导村支部积极开展组织生活会、党课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抓好村组干部培训,不断增强党支部战斗力和党支部书记的素质能力。

    “农村群众吃穿都已不成问题,亟需解决的是行路难、致富难、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在镇、村两级班子座谈会上,八庙镇党委书记杨超一席话为帮扶工作找到了着力点。

    县委宣传部紧密结合帮扶村实际,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着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建设。

    近三年来,为方斗村、玉树村争取项目资金150万元,拓宽村道公路4.5公里,硬化组道路2公里,新修机耕路2公里,维修整治塘堰4口,整治灌溉渠1000米,新建沼气池20口。帮助联系村协调引进业主发展猕猴桃200亩,推广优质花生种植100亩,培育1000头(只)以上禽畜养殖户5户,还新建村卫生室1个、村幼儿园1个。

    进村入户解民困

    “要不是宣传部的同志帮我收割,我家的3亩小麦和油菜恐怕要烂在地里了!”八庙镇玉树村五组村民安元平体弱多病,妻子身体残疾,儿子患有尿毒症,春粮的收割急坏了他。5月12日上午,县委宣传部党员干部来到他家开展助农“双抢”活动,短短3个小时,安元平家3亩多春粮全部收割归家。

    自联系帮扶八庙镇以来,苍溪县委宣传部采取“一帮一”的办法,每名党员干部都与联系村内一户贫困户结成了对子进行帮扶,重点解决好贫困户脱贫致富缺门路、发展生产缺投入、增加种养缺技术、农忙季节缺劳力等实际困难。

    三年来,开展“助农双抢”120人次,捐赠物资及资金10万余元,开展技术培训、送医下村服务、送文化科技活动20场次,服务群众1200余人,帮助联系贫困户实现了人均纯收入超过2300元的帮扶目标。(白少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