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又生羊角花——追记四川羌族巡察干部杨红丽

10.04.2023  17:23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0日电 题:高原又生羊角花——追记四川羌族巡察干部杨红丽

  作者 王利文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的羊角花(羌族人民对杜鹃花的别称)冒出新芽。扎根故土的羌族巡察干部杨红丽已离开近半年,她的事迹依旧感动着羌族儿女。

杨红丽生前照片。

  杨红丽生前是理县县委第二巡察组组长、一级主任科员。14年来,她始终奋战在监督执纪工作“第一线”。49岁的她,在高原连续奋战28天后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生命定格在高原巡察岗位上。

  2022年11月,理县县委追授杨红丽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记三等功。2023年1月6日,杨红丽同志被理县县委、县政府评选为第七届“最美理县人”。

  “既然担起责任,就要把事干好

  2022年9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首次对州内多个县纪委监委机关、县委组织部开展巡察工作。杨红丽主动请缨,带领11名组员奔赴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海拔3280米的壤塘县开展交叉巡察。

  海拔高、时间短、任务重,无一不考验着杨红丽和组员们。据组员李雪介绍,一个月内,巡察组要对壤塘县2个部门近3年的工作进行巡察,其中包括查阅资料1127册(卷)、个别谈话48人次、走村入户、帮助被巡察单位深入查找问题、完成巡察报告2份等。

  到达壤塘后,杨红丽和组员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高原反应。这位为大家忙前忙后买红景天、氧气瓶、电热毯、马桶垫的好大姐,只在与丈夫罗勇权的通话中透露了身体不适。面对丈夫的关心,杨红丽答:“大家都在坚持,我是组长,更不能辜负信任和重托。

  交叉巡察工作不易看到成效,杨红丽却表示,“既然担起责任,就要把事干好。”因此,她多次向壤塘县纪委常委、县委巡察办主任丁韬请教当地具体情况,反复探讨怎么巡到点子上,察到关键处。

  从提前了解巡察单位的职能职责到统筹指导组员开展工作,从细致翻阅卷宗到个别谈话,从每日的分析研判到后期形成汇总报告,杨红丽都亲力亲为。每天,她和组员一起挑灯夜战,办公室的灯常常亮至深夜。

  连续奋战28天后,巡察工作进入到梳理巡察报告的阶段。病发当日上午,杨红丽提到,前一天晚上改报告到凌晨,“今天有点头疼”。

  李雪回忆,当时,杨红丽一手捶着头,一手翻看卷宗,不愿落下手中的工作。面对大家的关切,杨红丽笑笑说,“没那么疼了”。

  午餐后,杨红丽独自回到房间休息。过程中,她最后一次在电话里向丁韬反馈了工作进度,计划次日共同研究商讨巡察报告。然而,这次休息后,杨红丽再也没有醒过来……

  “她始终把巡察工作放在第一位,即便是巡察前沿的微光,也默默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刻。”理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付水冰评价道。

   “群众的事,一分钟都不能拖

  在川西高原,一桩桩、一幕幕杨红丽奉献奔波的足迹浮现在眼前。

  杨红丽曾经的同事周志宏回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当时在蒲溪乡政府工作的杨红丽冒着余震危险,第一时间挨家挨户排查灾情,安置安抚受灾群众,连续三天没合眼,一个月没回家。

  “巡察中,她是个敢啃‘硬骨头’的人。”与杨红丽并肩作战的同事王燕介绍,2022年5月,她们在理县桃坪镇巡察期间,当地村民反映,孔地坪山路狭窄陡峭,给生产生活带来安全隐患。“群众的事,一分钟都不能拖。”为核实情况,杨红丽一行带着资料和自热米饭马不停蹄地上了山。

  “会车时,我们的车轮滑下路肩,下面就是‘万丈深渊’。”谈起孔地坪的路况,王燕仍心有余悸。

  回到酒店后,刚躺下的杨红丽又接到群众信访电话。她顾不上休息,迅速起床接待来访者。了解完4批8名群众的诉求并做好记录后,已是夜深。李雪补充道,“有的诉求甚至是家庭矛盾,不属于巡察范围,她都一一听完,再耐心协调。

  巡察过程中,杨红丽敢于对侵犯群众利益的疑难问题“亮红牌”。由于缺乏规范合同,一租赁方自2011年起,拒绝支付桃坪镇古城村4户12亩集体土地的承包费用。

  面对不理“旧账”的新一届村委会班子,一向温和的杨红丽发了火:“侵占群众利益的问题不解决,小问题就会渐渐变大。不但违背了巡察工作方针,还让之前的工作付诸东流。

  如今,孔地坪路网系统加快完善,交通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古城村已追回租金1.89万元,并与相关租赁方重新签订了规范的合同,这一“古城”模式,为当地类似的集体土地流失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心中装有千斤,唯独忘了自己

  桃坪镇党委书记陈玉峰回忆,在桃坪镇为期40天的巡察中,杨红丽一行唯一接受过的东西,是走村入户时村民家中的白开水,用来加热巡察组自带的泡面和自热米饭。

  1973年,杨红丽出生在理县一个并不宽裕的羌族家庭,9岁时因病丧父,几年后母亲离世。作为6兄妹中最小的妹妹,她在哥哥姐姐的帮助下完成学业。

  在杨红丽的丈夫罗勇权眼中,妻子生活俭朴,冬季最爱穿的那件黑色羽绒服,早已洗得泛白。“那是2007年在女儿小学门口的折扣店花一百多元买的,如今女儿都大学毕业了。”罗勇权回忆。

  由于罗勇权在邻县的电站工作,女儿罗满从小在寄宿制学校读书,十多年来,一家人三地分居,聚少离多。在二嫂马燕眼中,开朗、坚毅的杨红丽,曾多次在“姐妹夜话”中袒露过对女儿的亏欠。在杨红丽居住的简陋周转房中,床头一直放着一个“凯蒂猫”相框,里面是她与女儿为数不多的合影。

  “她心中装有千斤,唯独忘了自己。母亲把时间和精力献给了热爱的事业……”在杨红丽办公室收拾遗物时,罗满对一本被翻到卷边的自制业务工具书印象深刻。“她把办案资料一页一页积累起来,装订成册,那本自制的业务工具书足足有270页。”正是凭借热爱与钻研,杨红丽逐渐历练成理县纪检监察系统的“专家”。

  “女儿,出门在外照顾好自己,踏实做人、认真工作。”如今,罗满想起和母亲的最后一次通话,仍感慨不已。她准备写一封信给天堂的母亲,寄托思念:“我一定会记得这些嘱托,像您一样,成为勇于担当、乐观豁达、内心充满爱的人。”(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