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箱取代隔离栏 成都红星路系上彩色丝巾(图)

09.05.2017  10:31

一条由非洲菊和红叶石楠织成的绿化带,绿底黄花,犹如一条彩色丝巾飘在红星路。

从成都科华南路1号的上空俯瞰,从南向北,一条由非洲菊和红叶石楠织成的绿化带,绿底黄花,犹如一条彩色丝巾飘在大街。这是红星路绿化升级改造工程带来的效果。2015年,南起二环路科华立交,北至二环路刃具立交,全长6.51公里的红星路改造工程正式启动,这条道路开始“大变样”。在车道拓宽,人行天桥增多后,红星路的绿化升级工程也启动了。

5月8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建委和成都市路桥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获悉,红星路的绿化改造全长4.6公里,工程于3月中旬启动,目前已有1.6公里完成升级改造,这也是成都首次使用工业化预制花箱,能最大限度减少对交通的干扰并降低扬尘污染。

A面

今生·进展面

彩色丝巾

红星路打造4.6公里绿化风景带

从城南开车走红星路到春熙路上班的张先生,近来突然发现这条路有了新变化。

在科华南路附近,马路中间的隔离栏不见了,取之而代的是白色的长方形箱体,中间种满了黄色的小花,在阳光和微风的抚摸下,像碎金子一般轻轻摇曳,犹如一条彩色丝巾飘在大街。

“还蛮漂亮的,看到这个感觉心情确实不错。”张先生笑着说。

这黄色的花朵,是非洲菊,花丛中等距间隔种植的是红叶石楠,这是红星路绿化升级改造工程带来的风景。

“这个项目是成都市建委统筹,我们负责施工安装箱体,林园局负责选择植物种类,同时完成栽植花木。据我们了解,不同的绿化标段植物会有所不同。”成都市路桥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红星路绿化升级改造工程于今年3月中旬启动,绿化范围主要是从红星路北二环到南二环,总长4.6公里,目前已经完成了1.6公里的改造。

每个绿化标准段长约9米,由1个花箱+5个花槽组成。根据道路因地制宜,灵活采用1.2米、0.8米、0.6米、0.3米宽花箱,使用寿命可达20年。

预制花箱

不开挖道路不影响交通

这次绿化升级改造的特别之处,是工业预制花箱运用。

“这是在成都的城市道路中首次运用。”成都市建委相关人士介绍。两侧箱壁上排布着黑色的胶管,是为将来预留的滴管设施。

据了解,工业化预制花箱在北京、上海等道路绿化中已有运用。

“用这个的好处是最大化减少干扰,不用开挖道路,也不影响既有的交通通行。”工业化预制花箱,用混凝土浇筑合乎尺寸的四面箱板,在道路中间拼装即成。为了最大化减少干扰,施工在夜间22时至次日凌晨6时进行。

“拼接安装,放入泥土,植进花树草。”成都市路桥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传统绿化方式要经过起地层、现场浇筑、晾干、植绿环节,不仅要占道,时间也会多用一倍以上,而且还可能产生扬尘。而采用这种方式,如果今后道路维修或更换花箱,拆装移动即可。

作为成都中心城区既有道路绿化提升示范样例,也是市政基础设施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示范工程,红星路绿化提升工程将实现示范效应,达到可推广、可复制效果。

目前正在选择道路,考虑在其他道路进行推广。”成都市建委城建处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