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人的传承梦——走进芦山花灯传承人裴体文

07.02.2014  12:41

  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7日消息  受灾之后全省各方面力量援助地震灾区,芦山花灯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受到各界关注。大年初四这天,芦山县龙门乡王家村的花灯传承人裴体文,接到了一个让他兴奋的电话,告诉他新年有可能到北京去演出“芦山花灯”。本台记者节日期间,走进芦山花灯传承人裴体文,了解他的花灯故事。

  “呤呤呤,喂,请问哪一位?你好,你好吴亚迪老师,你好!诶呀,那太好了,你说是去哪里呀?哦,北京啊?北京北京,那太好了,首都,我的花灯真正的拽到了首都,安逸...”大年初四这天,成都的文化志愿者吴亚迪给花灯传承人裴体文打来电话,告诉老人家2014年有可能在北京演出“芦山花灯戏”,这让75岁的裴体文老人家两眼笑成了一条缝。

  虽然裴老师已年过古稀,但是精神矍铄的他说,唱起花灯更是一板一眼、风采不减。“说要走便要行,哪怕山高路不平,山高也有人行路啊,水深还有撑船的人。”裴老师家在芦山县王家村村口,从马路走到裴老家,要穿过一条20多米长,不到一米宽的窄巷子,巷子两旁,有猪打鼾,有鸡打鸣,地上的木头将不到一米的路,挤成了半米宽,穿过这条窄窄的充满家禽气味的巷子,就到了裴老家。走进书房,就完全是另一番天地,书、画、花灯、井井有条的陈列在屋里,窗明几净的书房,或许是裴老师创作的天堂。

  今年春节,他亲自创作了一个以灾后振兴为主的花灯戏《要做炎黄好子孙》:“四面八方志愿者,救援队献爱心,有党和国家人民乍起做后盾,天震地震旦球腾”裴老总随身携带三张小卡片,三张卡片上写着三个梦想:“芦山七级大地震,天震地震旦球腾。只要把我震不死,依然摇扇拽花灯!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传统文化民族魂,扬我中华古文明。天灾地震算个啥,重振山河拽花灯!第三个,不忘祖先守土根,说唱乡音诵古今。”这三个梦想,是经历了芦山地震之后写下的,他说这三个花灯梦,也是他的精神支柱。

  新年里的芦山,重建还在继续,这种重建不只在屋瓦之间,更在经历生死之后人们精神文化的回归,75岁的花灯人裴体文,作为独具魅力的乡俗传承者,以他的方式为芦山振兴添砖加瓦“今天是正月初四,我想再往后的还有361天,我会很好的安排,想办法把芦山花灯安排在这361天当中满满当当的,把他考虑,把它传承

  四川台记者陈鸿报道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四川电台新闻频率: FM:98.1 FM: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