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园里的幸福生活——泸州兆雅花木产业发展侧记
四川在线消息(周国波) 阳光透过树叶洒向大地,泸县兆雅镇大石坪村村民刘洪芹、邹兴成等人正在“罗家花园”里除草、修剪枝桠。而不远处的花木园区环形干道上,起吊机轰鸣,五六位村民正忙着把一棵棵香樟树装进大货车销往外地。在大石坪村,像刘洪芹、邹兴成这样流转土地就近在兆雅镇花木园区务工的就有上百人,每人平均每年可挣得四万元左右。
兆雅花木园区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总体发展战略的号角,兆雅镇党委、政府在科学审视镇情后,明确依托兆雅镇特色农业—花木业,实现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有机结合良性互动,走产村相融的道路,促进兆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
作为“四川花木之乡”的兆雅镇,目前,全镇花木种植达1万亩,年出圃各种园林绿化苗木150余万株,远销云南、贵州、陕西、重庆等地和川内各地,年产值达1亿元,带动就业3000余人,形成“万亩基地,亿元产值”的规模,带动了一方群众增收致富。
花木园区的建设,也让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农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石坪村4社农民简兴明告诉笔者,自家的三亩地全部在花木示范园内,已全部流转了。每年净收1650斤黄谷,够一家三口全年的口粮了,他自己则腾出时间管理自己另外承包的10亩花木。平时不管理或者销售花木的时候,就到杨九街上做点小生意,一年下来,能收入四五万元,日子过得巴巴适适。“以前种粮食,累死累活每年才挣得到几百块钱,现在和过去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简兴明感叹道。
随着兆雅花木的不断发展壮大,花木种植更加集中成片,农民增收路子也更加广阔。离开土地的农民跳出了传统农业的束缚,有的在花木基地就地务工;有的在镇属企业务工;有的到场镇经商,从事第三产业;有的外出务工,2013年,全镇人均纯收入达9875元,而花木产业为农民带来的增收效益是明显的。
近年来,兆雅镇抓住泸县建设文化旅游新县的机遇,不断优化花木品种结构,与生态观光旅游相结合,延伸产业链,积极推进兆雅花木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努力打造成为泸县和泸州的“后花园”。去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强力实施“两化互动强镇、文化旅游兴村、产业新村富民”发展战略,以“花木精品示范园”建设为抓手,投资35万元聘请专业旅游管理策划公司按照AAA级景区标准对花木园区进行旅游深度策划,结合产业特色、文化旅游和新村建设,促进产村相融。整合项目资金500余万元完成园区内道路硬化,加速建设花木园区环形公路,中央干道及转盘交易、展示中心工程,将花木园区规划建设与泸县“旅游金三角”相对接,努力打造成集生产、交易、培训、示范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园区,成为乡村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的精品园,真正实现富农兴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