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三年:雅安电网重建工作全面收官
崭新的两层小楼,敞亮的营业厅,醒目的国家电网标识……7月19日,位于震中龙门乡的龙门供电所正式竣工,为龙门乡增添了一抹亮色,也将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方便的供电服务。
龙门乡原为地方小水电自供区,4.20地震后由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供电。在“4·20”芦山强烈地震三年后,龙门供电所的建成投运,正是雅安电网三年重建服务灾区的一个缩影。
雅安电网:从重生到跨越
三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在雅安投入电网建设资金40.06亿元,开工建设电网项目1110个,截至2016年7月20日,所有电网灾后重建项目已基本完成。
再次来到雅安芦山 110千伏金花变电站,这座曾经在地震中受损严重,也是“4·20”芦山地震国家电网抗震救灾指挥部所在地的变电站,通过实施灾后改造,安装了全新的GIS设备,供电可靠性大大提升,并实现了由传统的有人值班向无人值班方式的转变。
三年来,随着220千伏竹马、黄岗变电站,110千伏七盘、金花变电站等一大批电网项目陆续建成,雅安电网主网、城市配网、农网和电网输变电装备水平实现全面跨越,使主网架得到进一步加强,电网装备水平朝着“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向大幅提升。同时,通过实现“统一调度、分级管理”,推进“地县一体化、调控一体化”的集群调控战略,雅安电网的本质安全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
此外,经过4.20地震考验,雅电集团系统全面总结了电网应急管理的宝贵经验。针对雅安地理环境复杂、灾害频发等情况,积极强化应急体系建设,修编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大应急装备的投入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仅2016年初,就连续成功应对两次雪灾袭击,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20余万用户供电,充分体现了雅电集团持续强化应急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电力服务:助推重建的“电保姆”
在电网“脱胎换骨”的同时,雅电集团还积极服务地方灾后重建,全力推进市县两级灾后重建项目电力迁改、临时和永久用电工作,截止7月20日,已完工1132个电力保障工程,占全市总项目数的99.56%。
7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雨城区草坝镇的中国恒天汽车集团雅安汽车生产基地,一辆橘黄色的应急发电车旁边,电力员工正在开展电力保障应急演练。据了解,恒天集团雅安生产基地是雅安市灾后引进的最大产业项目,为保障该项目用电,雅电集团仅用110天时间,就建成一座35千伏专用变电站。“为了保障设备安装调试和试生产的用电,雅电集团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不分周末、不分节假日,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地施工。”雅安市飞地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崔振兴说。
在另一个灾后重建项目名山跃华茶业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每到春茶加工的时候,电力需求十分紧张,电压也不稳定,好在这几年通过灾后重建和农网改造,供电质量大为提升,雅电集团还为我们配备了专用变压器,经常上门检查安全用电,即使在旺季也能24小时生产。他还介绍,由于用电有了保障,以前一部分用煤的茶叶生产线目前已经全部替换为电能供应。
“雅电集团提前介入、积极配合,高效的服务不仅为我市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7月14日,雅安市经信委副主任李云忠对雅电集团三年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雅电员工:不断走向优秀和卓越
在推进灾后重建的同时,雅电集团在企业发展上也走过了一条跨越之路,通过持续深化电力“雅安模式”,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智能化运营”的“四化”发展战略,雅电集团在企业规模、售电量、行风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均跃居四川省供电企业前列,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
7月13日,雅电集团主导开发的“农网工程储备(设计)平台”得到国网公司总部认可。这一平台的应用,将会大大提升农网工程设计效率与效益,对目前正在实施的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是雅电集团近年来结合实际开展管理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并将在国网系统内向各省市推广应用。
7月14日,在芦山飞仙关镇一电费便民充值点,飞仙供电所所长杨虎正帮助一位当地村民通过电脑缴纳电费。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芦山花灯的当代传承人,杨虎将电力元素融入艺术创作,曾经用花灯的形式向老百姓宣传农网改造,也曾将电力安全规定改编成花灯向员工普及。眼下,他正忙着与他的花灯团队一起排练节目,表达灾区人民的感恩奋进之情。同时,作为灾区的一名普通电力员工,杨虎经历了不平凡的三年,经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磨砺,变得更加成熟而坚强。谈及本职工作,他说,飞仙供电所目前正承担着雅电集团“营销转型”工作试点任务,通过营销转型,农村供电所的现有抄表巡视和故障抢修方式将会大大改进,老百姓们将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的供电服务。
与杨虎一样,广大灾区电力员工不但从灾难中顽强走出,还从后进中奋起直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争先创优,从而不断走向优秀和卓越。
责任编辑:郑玮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