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震一周年:听他们说这一年的变迁
他们,是芦山地震亲历者,也是见证者、救援者、重建者;他们,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也可能是一栋百年老宅……”
■四川在线记者陈明玥
快一年了,我们想知道,这一年他们经历了什么、做了什么、心情如何……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天摇地动的一刻,芦山留下伤痕,也留下温暖。救援者、志愿者、重建者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用大爱填补伤痕,用温情抚平灾难。
今日起,川报集团全媒体中心推出大型专题系列报道——“芦山一年·他们说”。他们,是芦山地震亲历者,也是见证者、救援者、重建者;他们,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也可能是一栋百年老宅……倾听他们的述说,用图片、文字、视频、音频描绘出这一年他们的生活变化,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原生态立体呈现这一年的芦山变迁。
他们说·人物
回访人物 图片文字描绘生活变化
向川报集团全媒体中心发出“鸡毛信”的芦山中学师生;新郎接命令奔赴灾区,最终独自完成婚礼的新娘陈静;芦山地震后首名新生儿的接生医生凌嘉梅;徒手两小时挖出被埋妹妹的8岁男孩周子耘;援建的消防官兵……那些芦山地震中的动人瞬间,曾抚慰过无数牵挂震区的心,如今他们都还好吗?
听说,当时发出“鸡毛信”的高三(8)班主任夏老师,又开始带新一届高一学生了,只是那些已经毕业的学生还惦记着她。参与援建的消防官兵轮换到了第四批,现在仍有来自全省14个支队的65名外地消防官兵驻扎芦山援建。
时隔近一年,我们将回到芦山,以图片文字描绘出这里的人和群体的生活变化。
他们说·影像
画刊呈现 记录动人瞬间,串联讲述故事
每一张图片,都记录着某个动人瞬间。一个个瞬间串联,讲述着不同的故事。
四川在线“芦山一年·他们说”专题页面今日将同步上线,推出精品专栏“影像志”,以画刊的形式,讲述芦山这一年的故事。
一座老式铁索桥隔着的“河对面”开始新建大桥;因为地震遭受重创的根雕一条街,如今知名度大大提升……一座桥、一条街、一栋房、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影像志”的主角。
灵关镇上坚守的一家人,地震后救灾帐篷前的合影尚在,可生活已经是另一幅模样——丈夫王光军在当地一家沙石场开装载机,每天一早上工,要到晚上七八点才能回到家;妻子张鸿在她舅妈家开的小饭馆帮忙,一家人搬入安置点板房。图片中,张鸿穿着粉色外套,看着1岁多的女儿,眼里充满爱意。
芦山“根雕一条街”,地震中曾是县城里建筑毁坏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媒体的报道让根雕一条街“火”了,重建后70多岁的刘大忠甚至还开通了微信,做成了好几单生意,用他的话来讲,这也算得上一次行业内的优胜劣汰。
他们说·口述
口述实录 原生态展现这一年的芦山
芦山地震一周年前夕,我们回访地震灾区,关注民生与重建工作。但我们并非单纯回访,而是希望通过关注真实的人,倾听他们的声音,关注他们的“芦山一年”。
回访过程中,每个人的讲述都将为我们描绘出这一年的芦山,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变化,通过音视频原生态地记录下来,形成“芦山大型口述实录”,并在四川在线专题页面集中呈现。
实录中,我们将分作“芦山·亲历”“芦山·见证”“芦山·重建”“芦山·祝福”四个板块,分别通过亲历地震的芦山当地人,见证地震的救援者,参与重建的心理咨询师、援建者等,以及曾间接或直接参与芦山地震救援或捐助的名人明星,共同为芦山送上一份祝福。
这些来自不同人群的原生态声音,将最终形成一件音视频产品,作为一段历史片断,被留存,被记住。
回到芦山
用脚步丈量,传递真实情况
时间回到近一年前,“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川报集团全媒体中心第一时间发出消息,当日22名记者,分别从荥经、成都、青川、绵阳等地,以自驾车、采访车、搭顺风车兼徒步等各种方式抵达震中芦山。把最真实的情况告诉给读者,把灾区最强烈的需要传递出去。
此次回到芦山,川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将再次集结,兵分多路,用脚步再次丈量芦山,用文字和图片传递真实情况。“大部分群众回到了家中,笑容重回到了他们脸上,生活恢复正常,街市也重新热闹起来。”在芦山县城,记者发现这里还有着另外一群人,“他们是消防官兵、建筑工人、路桥工人,一年来,他们坚守着芦山,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