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临时党委书记武静:退休后重返"战场"重建家园
一年前的“黑书记”武静
一年后,武静看望安置点群众
2013年5月21日,是芦山体育馆临时安置点临时党委书记武静终身难忘的日子。“那天下午2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芦山县体育馆受灾群众安置点。他握着我的手,夸奖临时党委‘工作很细致,有创新,很辛苦’,还风趣地说我晒成了‘黑书记’。”
“4.20”震后,该集中安置点共搭建帐篷950余顶,入住受灾群众1900余户、5500余人,每天接收发放物资12000多件,在全县集中安置点中覆盖范围最广、承担职能最多、安置任务最重,工作难度也最大。由于连日奔波,武静的皮肤被晒得黝黑,也因此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称为“黑书记”。
一年后,四川新闻网记者回访武静,发现“黑书记”变白了,但是额头和眼角的皱纹却明显多了。武静是芦山县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她本该在去年12月退休,因重建需要,又被返聘担任芦山县重建办灾后重建项目推进组副组长。从地震后到现在,除了春节期间和丈夫回了趟威远老家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武静说,“灾后重建任务责任重大,需要一批干部去付出,只要组织需要,我就会继续奋战,为建设秀美新芦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头一次上《新闻联播》 既是鼓舞也是鞭策
地震后到现在,武静仍然住在在体育馆安置点一间不足30平米的房间里,这里原本是体育馆的一个仓库。体育馆周围的空地上,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板房区。一面党旗高高插在最靠近路边的一间板房屋顶,这里是安置点的党支部办公室。
“我认得这面党旗,就是当时插在我们临时党支部帐篷上的那面嘛。”尽管颜色已经被晒得有些发白,但是武静依然一眼就认出了这面曾经陪伴了自己4个多月的旗帜。
2013年4月20日,从家中跑出来的武静,慌乱中被掉下来的砖头砸中了脚,跑出来后,她号召在空地上的党员立即到单位报到。随后,受临时指挥部任命,负责在芦山县体育馆安置受灾群众。
“很多东西当时无法慢慢考虑,遇到突发问题必须在最短时间解决,对所有人都是一种挑战和尝试。”芦山县体育馆是在当时全县最大的一个安置点,帐篷达到500多顶、群众5000多人。武静及时引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将所有帐篷逐一编号,划分片区,并以帐篷为户,逐人登记。选出“区长”、“篷长”,让每个党员、干部职责明确。几天下来,老百姓都说,体育馆安置点发的东西不是最多的,但是最公平的。但是,武静的脸和脖子却晒脱了皮,声音也开始嘶哑,好几次差点昏倒在现场。
“现在回想,由于当时物资比较紧缺,还有很多工作做的不够好。”5月23日晚上,武静和乡亲们一起收看了《新闻联播》播放总书记到安置点看望大家的新闻。武静说,看到这段新闻,感觉很振奋,也很幸福。她认为这既是对她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今后工作的一种鞭策。
监督重建项目 老板说“你们太较真了”
2013年7月5日,武静抽调到芦山县“4•20”重建办项目推进与质量监督组任副组长。那段时间,芦山重建项目规划刚刚完成,各个项目纷纷开工建设,也是武静最为忙碌的一段时间。她既要对前期完成的工程量和项目质量进行监督、核实,还要对接下来的项目进行梳理,常常是忙到晚上1、2点钟,甚至通宵也无法休息。
按照进度要求,全县213套特困房必须在春节前全部完成交房,为了保证工期和质量,武静和同事每隔一两天就要到各个项目点检查。11月下旬的一天,武静和同事在检查中发现,飞仙关镇一个施工企业未按设计要求使用建筑材料,当即找来项目经理要求停止施工进行整改。项目经理见状,悄悄将武静拉到一边求情。武静却毫不客气:“工程质量关系群众生命安全,也关系你们企业的信誉,没有商量余地,必须限期整改,否则就打入黑名单。”
企业老板没有办法只得重新整改,武静还记得,临走时,企业老板对她说,“你们太较真了,太认真了。”
最终,在武静和同事们的严格督促下,全县213套特困房提前一周全部完成交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