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三高”推进园区建设 产业重建亮点频现

29.07.2014  10:27

记者 庄祥贵 蒲江

    产业恢复重建是解决芦山震区受灾群众长远生计问题的关键,而作为未来芦山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芦山县产业集中区肩负着振兴全县产业的重大使命。

    “4·20”芦山强烈地震启动灾后重建一周年到来之际,记者深入芦山县产业集中区,记录下芦山产业重建的坚定步伐。

    绿色低碳 定位高端

    打造灾后重建高水平示范产业集中区

    “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招商引资的关键,现在正是攻坚阶段,所以我们一刻都不能放松。”7月10日上午10时许,芦山大雨如注。芦山县产业集中区办公室内,在等待了10多分钟后,记者终于见到了身披雨衣、刚从园区工地归来的芦山县副县长张海笑。

    去年7月,国务院下发《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7月20日,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部署,正式全面启动灾后恢复重建。如何将灾后重建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就成了芦山县委、县政府面临的一场必须完成的大考。

    同年11月底,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唐浩带队的18名专家前往芦山深度调研,为芦山产业重建“把脉开方”。《芦山县产业集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不久正式出炉。省经信委产业园区处副处长张海笑跟随专家团队一同来到芦山参与调研,并随后在芦山挂职担任副县长,主抓芦山产业集中区建设。

    张海笑告诉记者说:“在我看来,芦山产业集中区的建设有‘三高’,即:重视程度高、规划立意高、工作强度高。产业重建是芦山灾后恢复重建的一个亮点,而产业集中区建设则是产业重建的核心,从党中央、国务院到省委、省政府高都高度重视,雅安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更是产业集中区建设工地的‘常客’,芦山县的领导更不用说。

    据张海笑介绍,芦山县产业集中区总面积为5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建设3平方公里。按照立足现实、提升提质、着眼未来、高质高效的总体要求,遵循绿色低碳、适度超前、产业高端、产城一体的总体思路,建成灾后重建高水平示范产业集中区和产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产业新城,力争三年内产值达到50亿元、五年内产值达到100亿元,七年内产值达到200亿元。产业集中区按照“两核一心驱动、组团生态发展”发展布局,重点发展远离负面清单产业,东区重点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等产业。西区重点发展与现代轻纺、实木家具、根雕相融的产业。一心主要布局研发中心、2.5产业和高端人才服务区。

    对于产业落后、基础薄弱的芦山,要做出这样的规划着实不易。“良好的生态是芦山产业恢复与重建的根基,要想完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魄力与果敢。”张海笑表示,而为了让园区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园区将建立园区企业办公自动化、全景展示、远程控制、电子商务等系统,构建集展示、服务、管理于一体的、一流的智慧园区。

    “5+2”“白+黑”

    筑巢引凤忙 增强灾区“造血”功能

    在园区东区内,为落户芦山县产业集中区的首家招商引资项目——四川骐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高档服装项目量身定做的2.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也于上月主体完工,7月15日已进入试生产。

    “我们不仅要把芦山县城建设得更加美丽,还要让芦山人民富裕起来。”四川骐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家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家从事服装研究、设计和生产的服装企业,四川骐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此次在芦投资2亿元,将建设高档服装生产线。而在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就近解决1200人的就业问题。

    骐达实业的项目今年1月18日进场施工,7月15号进入试生产,可以说是雅安市灾后恢复重建“打硬仗”,经济发展“补欠账”实现后发追赶的典型代表。园区坚持“5+2、白+黑”抢抓工作进度,为了实现建设如期推进,从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吃住都在园区建设工地,加班到深夜已经成为常态。4月初,园区管委会3名工作人员竟然同时因为劳累致病进了医院。

    艰辛付出终获回报。园区道路建设、管网工程、标准厂房、物流园区、生态治理修复等8大类32个项目已全面开工。东区小环线也于7月20日前基本形成,而根据规划,经名山、邛崃、雅安到成都的外向通道将建设,届时,芦山县产业集中区将融入成都1.5小时经济圈。

    芦山产业集中区已签约包括琪雅服装、英马电动车等在内的9家企业,总投资17.3亿元,现已全部进场施工建设。“产业集中区建成后,预计将解决近万人的就业。目前,落户园区的这9家企业就能解决4500人左右的就业,这些就业岗位将优先提供给周围群众,辐射产业集中区周边的聚居点。”张海笑表示。

    “今年年底前,园区还将争取引进3—5家。”对下半年园区的招商工作,张海笑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