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花开竞日新 客来喜看“锦观易”

20.01.2014  13:45

夕照望江楼。(资料图片)

  西部核心增长的旅游生产力

  在成都谱写发展转型升级的新篇章中,旅游业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期。“由粗放向集约转,由规模扩张向规模效益转,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三个“转”字,概括出了过去一年成都旅游产业着眼长远的战略思维,也奠定了新的一年成都旅游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

  2013年,在全省旅游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的大格局中,成都一马当先:接待旅游总人数1.5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30亿元,两项数据同比增长近三成——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双双提升。

  2014年,是成都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攻坚之年,旅游业四个“再造”应运而生。以此为发力点,成都力争今年全年实现接待游客总人数1.86亿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总收入1663亿元,同比增长25%。

  喊响“旅游业管理机制的再造、产品体系的再造、发展模式的再造、服务品质的再造”——四个“再造”,将是成都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全新命题,更将是全球游客用新视角认识今日成都旅游的鲜明标志。

  □刘星

  回眸2013

  濯锦江边两岸花 春风吹浪正淘沙

  以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为开局,以“游客满意度全国第三名”收官——成都旅游的2013令人瞩目。

  1月10日,2014中国城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成都举行。60个样本城市2013年游客满意度测评排名正式发布。位居全国三甲的成都,其游客满意度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中西部城市中排名第一。

  出席当天会议的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向全国媒体透露:“会议旨在推动城市旅游发展,成都旅游的质量、规模、效应已达到国内一线城市水平。选择在成都举办此次会议,就是想把成都经验推向全国。”

  游客满意度连续四年稳居全国前列,成都经验折射出这座“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旅游管理质量正加速提升、“全国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综合配套正大规模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正迈向新的高度。

  去年,成都成功创建第二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培育出10个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市)县、82个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旅游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加。当微博、微信成为游客获取旅游信息的第一来源,当拿着智能手机去旅游成为行业风向标,成都荣获了“亚洲金旅奖·大中华区智慧旅游建设先锋城市”称号:过去的一年,成都智慧旅游数据中心平台运行,智慧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建设规范纷纷出台……

  担得起建设重担,更能在灾害面前体现“首位城市”的处变不惊——当“4·20”芦山强烈地震带来退团“后遗症”,当汛期暴雨洪涝灾害让部分农家乐停市歇业,不利因素却没令成都旅游停滞不前,反而使之找到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和发展形态的机遇。

  2013,成都旅游的内生动力不断释放,全省首批1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中,成都占据5强席位。

  2013,成都旅游创新驱动显著增强,13个旅游项目新开工、12个旅游项目竣工,90个重点旅游项目投资13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额的137%。

  成都表现备受业界肯定,去年,成都蝉联了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国旅游协会度假分会颁发的“2013中国最佳休闲城市”。

  全域旅游

  九天开出一成都 万户千门入画图

  新春佳节将至,成都旅游综合改革重要试验田的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也有了新颜:安仁古镇、西岭雪山和鹤鸣山,大邑县三大旅游龙头板块,在去年为全球游客呈上了中国博物馆小镇、中国南方雪山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和中国道教发源地的三道旅游大菜。

  在成都,综合带动能力极强的旅游业,不单是城市形象的窗口行业,不仅是代表全省的靓丽名片,更是成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和生力军。

  2013年,旅游多元化业态需求高涨、产业融合成绩斐然: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会展旅游集团等文化旅游企业获金融业授信总额超过60亿元;龙门山功能区平台公司成立以来,已投资3.6亿元建设平乐古镇二期项目。

  成华区,北湖熊猫国际旅游休闲区和昭觉寺文化旅游商贸区,让市民真实共享“北改”成果;

  金牛区,将高科技元素与旅游完美融合的欢乐谷二期,成为城市新的地标;

  双流县,黄龙溪古镇二期释放出传统文化的张力;槐丰葡萄园、艺隆草莓园、联想蓝莓产业园等特色农业园区让旅游富民之花开得更艳;

  温江区,悦榕国际高端文化旅游创意中心加快了成都现代服务业与国际大牌的亲密融合;

  彭州市,葛仙山乡村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整体提升成都“慢生活”文化元素内涵;

  ……

  2013年底,省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一批生态旅游强县作为全省新的经济工作目标。成都旅游发展方向正与之呼应,全域成都融合发展,三圈层齐给力,用更广阔的视野趟出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路子。

  今年,在两大生态旅游功能区,土地、财政、税收、投资、融资、人才等扶持政策力度将更大;旅游信贷产品的创新力度和银行对旅游信贷支持力度将更大。以温江区为重点,成都还将探索城市近郊区(县)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

  国际范儿

  喜纳八方客如云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2013年成都旅游在国际舞台上非比寻常的两次出演:

  ——盛夏6月。财富全球论坛在蓉举行,短短三天,世界500强企业代表及各国政要、专家学者被成都美景、美食、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以及优质的服务吸引。“财富”效应凸显,今年,洲际、喜达屋、太古等众多全球知名酒店管理集团旗下的奢侈品牌、全新品牌都将引入成都。

  ——金秋9月。2013PATA旅游交易会,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名旅游买家用三天时间共同挖掘成都精彩。由成都发起的“直航城市旅游营销联盟”成立,与国际更紧密的城市品牌推广、文化交流就此展开。

  财富全球论坛、PATA旅游交易会、世界华商大会……过去一年,成都旅游在“主场”的精彩不断,“客场”更收获丰满——

  成都旅游宣传片登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成都老茶馆搬到了维多利亚火车站、携程网上“成都旅游宣传线上推广中心”开展……

  去年11月29日,福布斯中文版连续第二年推出30个中国内地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榜单:成都上升3位,位居第11名。

  借助更多直航开通、72小时过境免签等利好因素,成都成立了72小时过境免签成都旅游联盟,推出“天府通熊猫卡”,把“路人”变“客人”。数据显示,2013年,成都接待入境游客176万人次,同比增长12%。

  对于成都入境游的逆势增长,PATA首席执行官特别顾问张科德在其发布的《2013-2017年全球旅游趋势及中国入境旅游预测》中指出:成都,将扮演未来中国入境游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2013年末,隆冬的成都,成都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会场气氛热烈,身居内陆的成都剑指区域性国际交往中心。旅游业如何作贡献?2014年伊始,成都旅游将利用友城、蓉欧快铁、国际航线、南丝绸之路及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等资源,将进一步实施旅游精准营销,集中塑造“财富之城、成功之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品牌。

  期翼2014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闭幕不久的成都市“两会”提出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路径。

  旅游统筹协同发展还不够,旅游与相关要素融合还不够,旅游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程度还不够!走过多年“一马当先”的光辉历程,成都旅游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和深水区。

  从“增量”到“质量”,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统筹发展”的工作基调,一字之变,其后变化何止万千。

  一字之变,我们看到成都旅游业“由观光旅游向度假休闲、由单一景区向产业聚集区”转变的信念;一字之变,我们看到成都旅游业“由门票经济向综合产业、由传统粗放式运作向精细化管理服务”转变的求索;一字之变,我们看到成都旅游业“由资源依赖向产品打造、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的实践。

  旅游发展机制的再造,是牢固大旅游大产业理念新的宣言!

  大旅游免税店、农家乐经营免税、乡村旅游用地享受农业产业化政策……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将更加健全;旅游大市场机制正在建立旅游景区探索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新模式,景区与当地居民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旅游投融资机制正在创新——在成都旅游市场上,中小担保公司职能将扩大,旅游企业投融资规模和渠道将扩大,优质旅游公司上市不再是梦。

  旅游产品体系的再造,是优化全域成都“一区两带”旅游产业共建布局,保护生态、凸显文态的总动员!

  产业空间布局要统筹:中心城区都市休闲产业集聚区及环城游憩产业带的产业集聚水平和各板块的链接将提高,形成复合空间立体体系。产品结构要优化:两年内创建1-2个5A级旅游景区。强化宽窄巷子、锦里等街区文化特色,推进文殊坊、水井坊等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提升都市休闲旅游产品,连片打造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和天府古镇旅游圈。产业体系要健全:不仅要“招强引大”,更要壮大本土旅游龙头企业,力争到2015年培育10家旅游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旅游企业集团。

  旅游发展模式的再造,是成都旅游加快传统经营领域向新兴市场扩展的号令!

  理清旅游文脉——彰显古蜀、三国、诗歌等文化,挖掘民俗、美食等文化,推出文化旅游精品演出剧目,力求两年内建成2个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产业纵深,提升旅游交流合作层次,力争两年内建成3—4个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旅游服务品质的再造,是建设符合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标准旅游服务体系的标杆!

  强化旅游标准化是重点:实施旅游景区综合提升工程,引进专业化、市场化景区管理公司负责景区运营管理,推进景区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是要诀:完成旅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1期项目、散客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快旅慢游、便捷安全、无缝换乘”的旅游立体交通体系,发展旅游客运班线及包车客运。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引导旅游企业负责人参加金钥匙等全球知名国际服务机构标准认证,探索在蓉留学生参与旅游志愿服务模式,鼓励引进国外旅游教育资质认证。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部署,在“科技兴旅、环境兴旅、文化兴旅、改革兴旅”的奋进之路上,成都旅游将奏响四个“再造”的协奏曲,力争到2015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2亿人次和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