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累计栽植芙蓉已逾14万余株 "蓉"城景观初现

09.11.2017  13:30

  接下来将进一步“擦亮蓉城名片 打造芙蓉文化产业

  “晓妆如玉暮如霞”,又到一年中观赏芙蓉的好时节。连日来,多宝寺公园、白鹭湾湿地等地的芙蓉繁花怒放,不仅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去观赏,也吸引了花卉摄影爱好者的镜头。市林园局表示,截至10月30日,我市累计栽植芙蓉14万余株,全域可见的“市花芙蓉”景观初现。

  而在今后,芙蓉花或将成为成都一道产业,让“蓉城”的城市名片更为响亮。日前,我市发布《“擦亮蓉城名片打造芙蓉文化产业”工作推进方案》,将进一步在芙蓉的特色彰显、科学研究、文化影响、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1

  100个市花景观点

  为加快推进市花芙蓉增量提质,我市针对芙蓉花喜温湿、光照,不耐寒,忌干旱等特点,在中心城区、高新区和天府新区,以“两环(环城生态区六库八湿地和三环路)两河(府河、南河、沙河等宜居水岸)多点(城市主要出入口、重要区域、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小游园、机关企事业单位、居住区)”为重点,在滨水区域、块状绿地、墙边等地因地制宜加大市花芙蓉的栽植数量。在中心城区、高新区和天府新区形成规模化、特色化、精品化的市花景观点,力争2019年达到50个、2022年达到100个。

  关键词2

  环城芙蓉景观带

  沿袭成都“环城遍植芙蓉、四十里环城如锦绣”的历史原址格局,我市规划芙蓉空间布局,重点实施以芙蓉为主的“六库八湿地”环城生态带和芙蓉专类公园;依托锦江自然水系的基本形态,结合宜居水岸建设工程,形成以芙蓉花为主题的临水精品公园绿地。

  关键词3

  观花基地和苗木产业基地

  利用芙蓉优新种苗培育优势,通过土地租赁、入股、成立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加大芙蓉种植力度。结合第二绕城高速生态带建设,通过招商引资,调动社会资金参与芙蓉基地建设,形成“一三”产业互动的市花芙蓉观花基地和苗木产业基地。力争2022年前,在金堂转龙镇建设市花芙蓉观花基地5000亩,在新都选址建设市花芙蓉观花基地600亩。

  关键词4

  芙蓉特色小镇和特色乡村

  结合生态旅游发展,我市将积极探索“一三互动”的经营模式,建设集芙蓉种植、观花赏叶、文化展示和特色乡村旅游于一体的芙蓉特色小镇和特色乡村。到2019年,将依托金堂转龙镇等条件具备的村镇建成2个以芙蓉花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到2022年,建成5个以芙蓉花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

  关键词5

  精品芙蓉观赏园及芙蓉文创园

  在环城生态区或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范围内,选择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生态良好的区域建设总面积约1500亩的芙蓉主题观赏园,力争2019年建成;在芙蓉主题观赏园旁配套建设芙蓉文化产业创意园区,总面积约750亩,力争2022年建成。此外,在武侯环城生态区江安河畔还将建设面积约1500亩天府芙蓉园,力争2019年前初步建成。

  此外,记者了解到,观赏园和创意园区以芙蓉花为主景,以芙蓉花文化为底蕴,以成都传统园林和传统花卉为陪衬,打造集花卉观赏、休闲游憩、康养健身、科普教育、文化交流、产品展销等多功能复合型观赏园区,与天府植物园、天府野生动物园、天府园博园等园区一起构成系统完善的成都特色生态文化名片体系。届时将形成花卉景观为平台、配置各种资源的关联产业,打造文化引领、要素聚集、产业推动为一体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6

  芙蓉主题文化活动

  从今年起,将以芙蓉为主题举办摄影展、画展、音乐节、读书会、朗诵会、文艺汇演等活动,发行芙蓉花卉文化研究出版物,拍摄芙蓉专题片,综合运用宣传手段,营造浓郁芙蓉文化氛围。从2018年起,以原植物园芙蓉花展为基础,拟定在每年九月初九成都市花市树节前后,举办芙蓉花主题文化节(音乐节),打造形成国内知名的花卉节庆。

  同时,还将加大芙蓉文化保护、传承和文艺创作生产力度。从今年起,推动芙蓉相关诗词、书画、剧目、文学等的创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建强新都芙蓉花川剧团。

  关键词7

  延伸产业链条

  以市场为导向,在芙蓉城市名片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现的基础上,重点招引和培育一批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发展芙蓉花苗木生产销售、药用芙蓉种植、食用药用功能开发、芙蓉主题生态文化旅游、工艺品制作及芙蓉主题文化产品创作等关联产业。力争芙蓉关联产业产值到2019年达20亿元,到2022年达50亿元。

  此外,还将建设芙蓉文化产业创意园区,搭建以芙蓉诗词、书画、舞台剧、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主要内容的芙蓉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形成聚集效应,促进芙蓉文化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 张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