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花走进《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10.09.2014  12:43

   四川在线德阳频道消息(陈晋) 近日,央视一套热播大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第35集中,伟人邓小平与其孙女有段温情对话:孙女:“爷爷,这叫什么花儿?”爷爷(邓小平):“这个叫鸡冠花。”孙女:“那个紫色的呢?”爷爷:“那个紫色的叫紫菊。”孙女:“那这个是小喇叭的。红红的,这叫什么?”爷爷:“那个叫万年红。“孙女:“那爷爷最喜欢什么花?”爷爷:“你猜啊。”孙女:“鸡冠花?”爷爷:“不是。”孙女:“紫菊花?”爷爷:“也不是。”孙女:“月季花?”爷爷:“呵呵,也不是。”孙女:“那——是牡丹花?”爷爷:“这里哪里有牡丹花?”孙女:“这个啊?”爷爷:“爷爷告诉你啊,这个花,它长得像牡丹,但是不是,它是芍药花。”孙女:“难道爷爷喜欢芍药花?”爷爷:“对,这个芍药花,它不仅花长得好看,还有做药材的作用。”……

  据了解,芍药,别名将离、离草,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其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芍药味苦,微寒,归肝经。可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等,是非常珍贵的药材。

  中江栽培芍药历史悠久 ,源于清乾隆时期,始载于公元1812年《中江县志》(嘉庆版)。2011年,中江获“中国芍药之乡”称号;2013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芍药之乡位于集凤镇石垭子村,2014年, 中江县芍药种植面积达2.53万亩,其中主景区中心区域种植芍药1600余亩,是四川乃至中国最大的芍药种植区。每年四月下旬到五月中旬是芍药花盛开的季节,其中,五月上旬最艳,漫山遍野的芍药花竞相绽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近年来,中江县委、县政府“以红色旅游为旗帜,以芍药花海为卖点,以城市旅游为目的”的思路,着力建设芍药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围绕“芍药—中国情花”这一主题,挖掘芍药文化,扩大种植规模,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以中医药养生为特色的芍药主题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品牌,加快中江旅游业发展。积极探索红色、乡村、城镇旅游品牌组合营销,形成旅游、农业、商业、文化、体育“一、二、三”产业关联互动的发展模式。截至目前,中江县已连续举办了两届“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暨中江芍药花生态旅游节”, 累计接待游客50余万人,拉动中江县旅游消费5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