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低碳节能 四川公共机构“领跑”将实施六大绿色行动
(数据来源: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聚焦
用画笔描绘蓝天下的青山绿水、用诗歌散文讴歌绿色发展战略……截至11月21日,5个多月里,四川共面向社会征集到反映公共机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作品1252件。
这些来自干部、工人、农民、学生的作品,反映了“十二五”期间全省公共机构参与环境友好型机关建设的成效。
“十二五”期间,四川积极推进节约集约利用能源资源,大力实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和行为节能等三项工作,顺利完成了国家下达四川的各项目标任务。经国家考评,四川“十二五”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名列全国第七。
1
技术节能
老旧大楼焕发生机
走进成都市房管局所在的成都房地产大厦,这栋上世纪90年代投用的高楼,丝毫看不出老旧痕迹。不仅如此,今年初,成都市房管局获评四川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2015年2月,成都市房管局首次委托专业机构对大厦进行能耗审计,拿到了绿色照明、变频改造、节水改造等6剂“处方”。该局随后为38部电梯加装了能量回馈装置,将电动机的再生电能回收利用,电梯耗电量由此下降约25%。
不单是“高大上”的新技术,贴膜也能节能。达州市通川区机关第二办公区通过给日照较强的窗户和玻璃幕墙加装外膜或更换成中空玻璃,保证室内温度与外界隔离,减少夏天空调的制冷量和冬季供暖量。
“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级各类公共机构共投入9.26亿元,完成建筑节能改造819万余平方米。钱从何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大部分来自财政资金,值得肯定的是,一些地方也在探索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场化方式推进技改。
在南充,顺庆区对外公开招标,由中标的节能服务公司全额垫支130余万元,对区机关集中办公区实施技改,5年内节约的电费按比例用来支付中标公司的垫支,直至支付完合同总价为止。成都市房管局是四川第一家“吃螃蟹”的公共机构,8年来,不仅省下350万元设备改造资金,而且节电量达24%,节约燃气量达7%。
2
管理节能
人人都有节能减排“责任田”
公共机构能耗,花的是“公家”的钱。如何改变节能“事不关己”的态度?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通过“分田到户”,让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担起了节能责任。
“人人都有节能减排‘责任田’。”据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医院每栋楼、每个科室都安装了水、电分表,病房也有水表。医院以历年人均能耗为参照,向科室下达了月节能减排指标,一旦超出,电脑软件上科室的数据自动变红;超出部分,责任科室按人头分摊,将节能减排任务落实到人。
“要形成节能自觉,还得通过考核让大家‘红红脸、出出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宜宾、达州等多地已将节能管理工作列入专项目标考核,通过打分、排名等方式,让节能工作渗透到了各单位的日常工作中。
据介绍,四川省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起步只有5年左右时间,在基层时间更短。
五年间,四川在构建公共机构节能制度管理体系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颁布了《四川省〈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实施办法》等制度,为理顺管理体制、规范资金使用、开展考核评价等工作提供了法规依据和制度保障。其中,《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管理规范》作为国内首个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地方标准,首次将工业领域的“节能监管体系”概念引入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域。
通过制度建设和节能技改,四川一大批老旧办公用房焕发出生机,成为节能环保“领跑者”。“十二五”期间,四川共创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72家。
3
行为节能
“小手牵大手”社会效应显著
去年末,四川启动省本级机关公车改革,取消了一般公务用车。公车改革后,如何保持职工工作积极性和效率,成为摆在不少单位面前的一个课题。
今年,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在省级机关中率先推出局内公务自行车制度,实施“绿色出行”。按照春秋季节90%的利用率,每天可节约汽车汽油、停车费、折旧费、保险费摊销等成本六七百元。
目前,这种绿色办公出行方式,正在成都武侯、温江和南充顺庆等地推广。省委党校教授罗振宇认为,越来越多挂着“公务”标识的自行车出现在大小街头,不仅节约了“三公”经费和道路资源,也成为引领公众绿色生活的流动宣传车。
数据显示,四川现有和群众打交道的公共机构6.5万多家。公共机构的能耗总量只占全社会的4%,但是公共机构尤其是学校数量庞大,绿色低碳理念的惠民效益“无价”。
废旧衣服改装为购物袋、水杯同时供养花和鱼、搭建家庭循环用水系统……在成都市武侯区开展的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活动上,该区向近8000名小学生征集节能“金点子”,获奖学生获得节能台灯作为鼓励。
宜宾市第一中学校确定每年4月和10月第三周为“节能宣传教育周”,通过开展“爱惜粮食,从我做起”“节俭有德、节能有道”“节约用电,从我做起”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让节约资源、能源成为师生们的自觉行动。
以各类不同形式的活动为载体,“小手牵大手”的社会节能效应愈加明显。成都市民李华伟的儿子在学校参加了节俭为主题的班会后,回家看见父母洗东西,都会提醒“节约用水”。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开展节能故事分享活动后,受到启发的杨雨嘉回家请母亲尝试用纱布包裹以前用剩的小肥皂块,“兜”在一起继续使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