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地生态安葬唱响今年四川省清明主旋律

29.03.2016  20:35

来到生态葬墓园就像走进了一个花园式的墓地,就跟在逛公园一样,既缅怀了亲人又陶冶了情操,逝者家属不用再烧香蜡钱纸。”市民张青南动情的说。3月24日是成都绿色殡葬公益大讲堂的最后一讲,市民倾听讲座的同时,走进生态葬墓园参观,更多市民直观的了解了节地生态葬。我省正逐步引导群众由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的精神文化传承上来,曾经“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的景象一去不复返,现代文明的清明节正迎着春风扑面而来。

强化清明祭扫工作部署。 省民政厅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两办《意见》、民政部等9部门《指导意见》和我省两办《实施意见》,全面推行绿色殡葬,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着力推进殡葬改革和节地生态安葬工作。今年,省民政厅早在春节前夕就制定并下发文件,引导群众文明安全祭祀,并按照全国推进节地生态葬法暨2016年清明节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和民政部的有关要求,组织召开了全省清明节工作会,印发了《四川省2016年清明节工作实施方案》,对清明节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地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清明祭扫管理服务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各地公墓要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开展殡葬系统行风建设年活动,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推行文明低碳祭扫,引领殡葬改革新风尚。

奏响绿色生态安葬主旋律。 2016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签名倡导火葬60周年。全省各地民政部门重点围绕节地生态安葬新方式、安全文明祭扫新丧俗,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公益宣传活动。成都市、眉山市、泸州市、乐山市等地创新宣传方式,一些公墓开展了殡葬公益大讲堂、鲜花换香烛、生态节地安葬免费等公益宣传活动,加大了节地生态安葬服务供给力度,着力构建环境优美的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态安葬墓园,有的公墓加强生态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公墓向人文纪念公园转型,提升了公众对殡葬改革的支持度。各市州民政局组织辖区公墓管理机构按照省民政厅关于向社会免费提供不低于1000个节地生态葬穴位的要求,规划调整并向社会公布了2000余个免费墓穴,积极引导群众更新丧葬观念,树立文明、生态、现代的丧葬观,引领生态节地安葬新风俗。

强化督查落实安全责任。 省民政厅高度重视清明祭扫安全工作,在已强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基础上,3月22日紧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清明节期间安全祭扫管理工作责任的紧急通知》,再次强调清明祭扫安全,加强巡查排查,严防森林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对酿成重大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清明节前,省民政厅组成了由廖永康副厅长等厅领导率领的3个清明节工作督查组,先后深入乐山市、达州市、泸州市等全省10个市(州)20余个县(区)殡仪馆、公墓等地检查清明节安全工作,要求各地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安全报告等制度,明确细化安全责任,严查安全隐患,保障信息畅通,确保清明节各项工作部署落地生根。(社会事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