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令”刺破礼品泡沫 成都企业转攻百姓消费

27.11.2013  11:50

  节俭风影响高档礼品市场

  制图李潇雪

去年下半年以来,政府订单大幅减少,礼品业利润下降

@华西都市报:在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禁令之下,成都的礼品行业受到了较大影响。从去年开始,政府订单大幅下降,礼品行业靠政府订单吃饭的日子不再。在这样的局面下,很多过去依赖政府订单的礼品公司,开始转向公司消费和大众市场。

节俭令”下的商业之变

近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公布,礼品行业再次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节俭风”。“现在礼品订单压缩了很多,来自政府的订单基本上没有了”,成都一家礼品公司负责人文先生昨日告诉记者,很多过去依赖政府订单的礼品公司,现在都开始转向公司消费和大众市场。

两三年前,文先生和两个堂兄弟在成都合开了一家礼品公司,生意好的时候,订单多得让他们忙不过来。“成都的会议比较多,来访的客人也很多,单位礼品需求旺盛。那时一笔订单多的能达几十万元”,文先生说,公司效益最好的时候,一年业绩做到了两千万元左右。

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家提倡节约,成都礼品市场受到了冲击,尤其是那些对政府订单依赖严重的企业。他说,“节约风”吹来之后,依靠政府订单吃饭的日子已经不再。“我们公司来自政府的订单,几乎没有了,而过去这部分订单占一半以上”。

文先生随即调整了经营策略,将客户定位于一些大型企业。但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受经济形势影响,加上响应国家厉行节约的倡导,很多大型企业也减少了礼品订单,“一年间,公司的订单同比降了一半,过去几万、几十万的单子时常有,现在通常只有几千元的订单。

不仅业绩减少,利润率也开始下降。文先生告诉记者,礼品业的利润,行情好的时候,可以达到8%,但现在只能达到5%。“不少小公司承受不住,在今年相继关门”。

面对这样的局面,文先生再次转变经营策略,重新定位客户群体,拓展大众消费市场,同时也转移战线,现在他开了一家中端酒店,目前来看生意还可以。

观点

依赖政府订单的“寄生企业”必须转型

企业过分依赖政府,这本身就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是典型的寄生模式、畸形行业。”四川省礼品行业协会会长戴小龙认为,在“节俭风”之下,这些“寄生企业”的业务量势必大幅下滑。

企业该如何寻找突破?戴小龙认为,“核心就是真正回归市场化,重新定位产品、价格和市场。”他说,过去这些礼品是低成本、高售价的典型,未来的定价应该更市场化和亲民化。戴小龙说,“礼品企业不能只迎合公务消费,而是要让产品说话,吸引普通消费者购买。要从政府走向百姓,在普通大众中拓展业务。

四川省营销协会副秘书长张强则认为,公务消费份额大幅下滑,企业必须重新回归市场,定位和定价都要求变。另一方面,价格下去了,能增强整体市场的活力,礼品公司必须贴近市场,推出多样化的产品。华西都市报记者 屈咏梅 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