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拥抱市场 中法舞团各有困惑

30.10.2014  17:19

    来到成都,法国马赛芭蕾舞团比在其他城市演出都多了个任务:与四川的舞蹈演员们进行交流。“这是我们主动提出的请求。”说话的人叫杨庆嘉,是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四川省歌舞团团长。杨庆嘉解释说,一是希望中法两支舞团,能在艺术上探讨;二是希望建立联系,开启双方在艺术及市场上的合作。

    四川省歌舞团原先是省属事业单位,2012年改制成为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对文化艺术来说,走市场很艰难。”杨庆嘉坦言。

    而法国马赛国家芭蕾舞团,既是法国国家级演出团体,也是一家纯市场化操作的公司。舞团的全球巡演经理索菲透露,马赛芭蕾舞团资金来源,除了争取马赛当地财团的资金赞助,约占每年总收入的35%,剩下部分全靠演出来挣。

    杨庆嘉眼里,中国文化艺术市场的大环境仍需国家扶持,艺术家和老百姓共同培育。“目前省歌舞团主要针对的市场是文化旅游和政府采购项目。但这只是一小部分,真正的主体市场,还需创作服务老百姓、服务大众的作品。

    谈起创作,索菲也有困惑。来成都前,她领衔的马赛芭蕾舞团曾在北上广等地作巡演。索菲发现,中国观众反应很平淡,“文化的差异,让很多中国观众并不了解当代芭蕾舞背后的剧情和历史故事,所以少有共鸣。”为了让中国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当代芭蕾,每到一个城市巡演,法国马赛芭蕾舞团都会在当地举办“工作坊”活动,邀请观众参与活动,向观众教授现代芭蕾的动作。“文化必须经历市场检验存活下来,才叫真正的艺术品。”杨庆嘉表示,希望能把独具巴蜀特色的四川舞蹈送到法国去演出。(记者 李梦媛 张良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