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英雄杨利伟做客电子科大 解读坐在火药桶上的职业

15.12.2018  14:01

  杨利伟、吴杰做客电子科大,畅谈中国宇航事业。

  12月12日下午,与外面成都寒冷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电子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的报告厅内热气腾腾。航天英雄杨利伟、原国家航天员兼航天员教练吴杰来到“成电讲坛”,带来了3小时的演讲,能够容纳数百名观众的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从英雄们的生动讲述中,观众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被称为“坐在火药桶上的职业”——航天员。大家往往只看到航天员们执行完任务后被“鲜花和掌声”簇拥的光鲜,而实际上,他们经历的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和艰辛。

  目前正在启动的第三批宇航员选拔计划,哪些人有望进入太空?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有哪些“四川符号”?记者采访了航天英雄杨利伟。

  每位宇航员都要有“视死如归”的气概

  历史上,美国、俄罗斯都发生过载人航天事故,航天员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原国家航天员兼航天员教练吴杰评价:航天员就是坐在火药桶上的职业。大家往往看到的是宇航员们执行完任务后被鲜花和掌声簇拥的场景,而实际上,航天员真实的生活充满了荆棘。

  吴杰在“演讲环节”介绍,他曾到北极圈里参加“冬季野营训练”,在零下50℃的极寒环境中挖雪洞生存,训练两天瘦了3公斤。一次三天的训练,他甚至从三天的口粮中节约出一天的食物,目的是为了让科研人员对食品进行研究。

  吴杰说,每次进行“离心机训练”,身体要承受8G过载,相当于人躺在地上,有七个同样重量的人同时压在你身上,内脏被拉扯得跟刀割一样痛。

  “隔离训练”对于航天员来说更是一种折磨,三天三夜不能睡觉,甚至不能眨眼睛,一旦眨眼就会报警,对于很多人来说无法坚持。“最难熬的是,你无法跟任何人交流,连食物都是从一个狭小的窗户里递进来的。每一位航天员都有视死如归的气概,否则做不了宇航员。”吴杰说。

  世人所熟知的宇航员,如杨利伟将军、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等,在他们背后,是一个团队的支持。有的航天员备份了20年,都不曾有机会进入太空,但正是因为他们对航天事业的执着追求,才能够做一辈子的“幕后英雄。

  吴杰就是其中一位,他多次与神舟飞船擦肩而过。神五发射,杨利伟入选,吴杰落选;神六发射,吴杰再次落选,他默默写下:“遥看神六巡天走;梦想神七伴我游。”到了神七,航天员要出舱执行任务,他又一次与神七失之交臂。

  直到2013年,吴杰达到了航天员服役的最高年龄而退役,他也永远失去了进入太空的机会。三次落选,他泣不成声,母亲在电话中安慰他:“你时刻准备着,你是娘的骄傲!”这句话让吴杰释怀,尽管已经退役,但他依旧还在为祖国的航天事业鞠躬尽瘁。

  四川为中国宇航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国家已启动了第三批宇航员选拔计划,我希望在座的同学今后可以成为我的同事!”杨利伟的鼓励激起了同学们的热情。他说,因为空间站建设的需求,将来不仅仅需要航天驾驶员,还需要工程师对空间站进行维护、维修、组装,需要很多科学家到空间站去做实验。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载人航天事业对航天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将会逐步降低——我们的空间站里将需要更多的工程师、科学家,而更远的梦想,或许是让普通人也能够到太空旅行。”杨利伟介绍,第三批宇航员选拔类别既包括航天驾驶员,又包括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选拔范围中既包括空军飞行员,又包括相关工业部门、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等。

  入选者将接受多年的专业培训,将来到太空中工作,进行太空站维护、组装以及科学实验,预计每三个月到半年时间轮换一次。

  杨利伟说,国际空间站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的载人航天将代表人类继续探索宇宙。在载人航天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我们需要解决空间站‘长寿’‘可靠’以及如何让航天员长久、健康、快乐地在空间站工作和生活等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涉及空间互联网技术、远程控制技术、人机协同技术、虚拟混合现实技术以及对地观测和研究等。

  “航天员生活很苦,但也很有乐趣。”杨利伟说:“我不希望航天员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是很呆板的。记得有一名航天员跟我说,他有一次在舱内睡觉醒来时,突然被眼前飘浮的一只手吓醒。原来太空失重,身体是飘在空中的……”他的介绍引得在场同学们大笑。

  说到与四川的关系,杨利伟感到非常亲切。4年前,他曾和航天员刘洋一起做客电子科大。这次到访,他专门参观了电子科大的创新中心、电子科技博物馆,了解了电子材料、大数据、新型能源、机器人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机器人中心给杨利伟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我看到电子科大研发的机器人帮助残疾人训练,很有感触,今后可以把电子科大的机器人运用到宇航员的康复训练中来!

  杨利伟说,四川的很多企业、航天部门、电子研究所以及高校,都参与了载人航天的研制工作;而且在航天员大队里,也有四川籍的宇航员。“四川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四川日报记者李寰)

责任编辑:郑玮 分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