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2导演组陷造假疑云

17.06.2014  11:57
核心提示:《舌尖2》播出后,多次引发争议,“抄袭”风波后又身陷造假疑云。     

  陈晓卿,1965年生于安徽灵璧,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见证·影像志》栏目的制片人。1996年开始制作文献纪录片,为《朱德》《刘少奇》《百年中国》《森林之歌》(自然篇)总编导,《舌尖上的中国》《舌尖2》总导演。

  邓洁,1981年生人,SMG纪实频道员工。《舌尖2》第四集《家常》分集导演。

  陈磊,《舌尖2》第二集《心传》分集导演。

  李勇,《舌尖2》第一集《脚步》分集导演。

  舆情事件

  《舌尖2》陷造假疑云

  《舌尖2》播出后,多次引发争议,“抄袭”风波后又身陷造假疑云。

  【抄袭门】

  节目播出后,有网友指出第一集《脚步》中藏族小伙采集野蜂蜜的镜头与英国BBC纪录片《人类星球》如出一辙,总导演陈晓卿回应称是“致敬经典”。第三集《时节》讲述飞鱼的4个镜头照搬了BBC纪录片《生命》的素材。《时节》分集导演胡博在受访时表示:“这5个镜头都有BBC授权,无论在流程上还是法律上都不存在问题。”

  【造假门】

  5月12日,植物学博士顾有容发表博文质疑第一集《脚步》中采蜂蜜的镜头有明显问题,藏族孩子开始爬的是一棵针叶树,而正面镜头则是高山栎。更有媒体报道称:“在第一集中,1/8秒钓起跳跳鱼的高人并非杨世橹。”对此,总导演陈晓卿表示自己也是首次听说。随后,又有网友爆料第四集《家常》中的穷苦提琴女孩为该集导演夫妻公司旗下艺人,故事存造假嫌疑。面对舆论质疑,《家常》导演删除微博网友评论,并关闭评论的做法再次引发舆论热议。

  5月13日,《脚步》分集导演李勇受访时回应称,拍摄高处取蜜片段是出于安全因素考虑才“换树”。而针对《舌尖2》第四集被网友“人肉”“指控故事主人公造假”一事,节目组正式发表声明辟谣,否认节目内容造假,称“分集导演与片中主人公无利益关系”,并表示将对少数网友的人身攻击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4月14日—5月13日《舌尖2》百度搜索指数

  媒体评论

  虽然是《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陈晓卿也只能在分集导演、执行导演的工作之上,做一点儿节目风格、样态、叙述方式的协调工作,既不去拍摄地点,也不操心每一个小人物的故事该如何找到。至于具体到镜头怎么拍的,更毋庸顾及,问多了他会摇摇头:“你去问分集导演。” ——《中国新闻周刊

  陈晓卿在宣传《舌尖2》的时候说:“舌尖系列”应表达的是人与食物之间的“隐秘关系”。随着《舌尖2》的层层推进,更多关于纪录片本身的“隐秘关系”被眼尖的观众一一“扒皮”:从桥段抄袭BBC,传言有饭店和关系户的“植入”,再到5月12日被曝镜头造假……如今的《舌尖2》,油光仿佛不再清亮,“呛人”的味道也越来越多。“舌尖变味了?”网友奔走相告。缺乏真诚的纪录片,如同缺乏真诚的食物一样,都必将索然无味。我们希望接下来的《舌尖2》,依旧是那个让我们半夜悄悄流口水,过后慢慢流眼泪的优秀纪录片。

  ——《华西都市报

  网友评论

  支持邓导演

  @范俭:片子如果一致叫好,反倒没意思了。有不同的甚至激烈的评价,恰好说明了片子不寻常。

  @蜂的方向:和太太一起看了这集,拍得相当不错,感动!支持你们!

  @你说我如此天真:透过食物看真实的中国。每一位为儿女无私付出的母亲都值得尊敬。

  炫耀技巧忘了诚恳

  @新疆王海珍:《舌尖2》各种被吐槽。从抄袭到造假再到植入,真有点对不住《舌尖1》积累的好名声。有人说太想加入人文情怀而用力过猛,我怎么就觉得是导演们自大的精英意识,在原本朴素中掺入一些自以为是的高深,过于炫耀技巧而忘记了诚恳。在艺术世界中,笨拙的真诚远胜于精准的技巧,腾挪闪躲各种花哨都不如老老实实走路。

  剧情被批三观不正

  @一懶懶的小兵:看完《舌尖2》的《家常》,有点失望,不是因为人物故事太重,美食桥段太少,家常菜之所以味美,必然蕴含着人与人的关系。但对于母女学琴故事,怎么觉得传递的不是中国美食文化,而是一种畸形的奋斗史呢?故事硬要讲的话,那至少也得整下河南的家常菜,你整个上海红烧肉,对这导演无力吐槽了!

  @啊笑笑啊:学琴那段简直三观不正,这是正常值得推崇的家庭模式吗?

  删评引争议

  @饕餮杨小鱼:其实谦虚点听听大伙的意见不好吗?没必要删评论,拍得不好,还不让人骂两句出出气?

  舆情点评

  1.客观看待网友质疑,避免情绪化回应

  面对网友在微博中的质疑,《舌尖2》导演组部分成员采用了删评、拉黑网友、关闭评论等较为激烈的应对方式。从网友态度来看,此举似乎并未达到息事宁人的效果。有网友在导演组成员关闭评论后,“转战”天涯论坛,并贴出其微博内容截屏表达不满,引发舆论热议,进一步扩大了舆情事件的负面影响。建议导演组成员以诚恳开放的态度看待网友的评论,并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或可考虑对网友的评论进行分层回应:在对公众的失望情绪表示歉意和理解的同时,真诚地接受部分网友对节目内容、拍摄制作方法、立意和主题的批评,并积极鼓励网友提出对节目内容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或更有助于扭转公众对节目的负面印象。

  2.正视存在的问题,让表态先行于解释

  《舌尖2》自开播以来,相关争议不断,而导演组的回应却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往往是在接受采访时才仓促给出解释,且解释内容仅限于对节目中被质疑部分的说明,缺少个人表态和对存在问题的认识,因而较难得到网友认可。对于第四集《家常》导演邓洁在采访中发出“不明白观众为什么这么挑剔”的疑问,网友回应称,“不是观众挑剔,而是这一集跟以往的风格与水平都有一定差距了”“做导演的居然怕观众挑剔!这是导演吗”“好可怕的回应,看什么我说了算的霸道”。除了对节目内容的不满外,导演的回应态度亦是引发争议的重要因素,应予以重视并及时调整心态和措辞,让接受观众批评的态度先行于对节目内容的解释,以免再因回应不当引发次生事件。

  3.适时寻求第三方支持

  此番引发舆论热议的话题中,除了对节目内容安排的不满外,更有对故事内容造假、用人黑幕等方面的质疑。虽然导演组已通过媒体平台进行辟谣,并在官方微博发表声明,但有关分集导演在节目中疑似请朋友亲属入镜的情况仍然不断遭到网友诟病。建议在摆出有力证据进行辟谣的同时,考虑寻求第三方支持,通过发布多角度、多视角的信息,如主流媒体、专家学者等群体的不同观点讨论,促成公众客观、理性的思考。此外,针对网友对节目中部分镜头非本人的质疑,分集导演邓洁回应称:“有一些制作者并没有出现在镜头中,仅仅是做了一道菜,这些默默在背后支持并没有露面的人,还有很多。”对此,或可考虑在今后的节目中,加入对这些幕后支持者的具名感谢,或更有助于展示节目的人文情怀,达到形象修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