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食品电商
舌尖2终于开播了!第一集叫脚步,很多同学看的是眼泪稀里哗啦。抹完眼泪后,同学们一边就开始琢磨着哪能买到片中说的20多种美食,一边畅想着下一集说的是什么。
还记得舌尖一里面的黄馍馍吗?西贝莜面村的老板在看完舌尖一后,立刻驱车几百公里,找到黄馍馍的创始人,买到独家配方,成为西贝一道名菜。舌尖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录片的范畴,因为挑动吃货的心的是美食,挑动商人的心的是美食中的商机。而其中各家食品电商企业不可避免要一夜疯狂,互相较劲,乃至兵刃相见。舌尖诱发了电商又一季的大考。
舌尖带来的是机会,抑或是困境?说机会,目前农产品是电子商务中占比最小的行业,大约还不到社会零售总额的1%,相反服装已经占到了社会零售总额的17%,3C产品占到了15%。市场增长空间巨大,各家电商无不视之为电商行业中最后一块处女地,舌尖无疑是一剂生鲜电商化的催情药。
但亦可说困境,生鲜电商不同其他电商,标准度低,仓储配送要求高,有时候需要全程冷链保鲜,损耗率大,电商企业往往是送一单亏一单。要在这个行业熬的下去,并成为王者,需要的是极强的供应链能力,同时也要有雄厚的资本实力。
食品电商行业最新格局
食品电商行业我粗看了下有三大类,淘宝天猫算一类,就是虚拟商业地产,让卖家经营;一号店,京东这样的算第二类,即大型B2C平台兼营食品;专业食品电商则为第三类。
三类各有各的打法。前两类做的综合性品类比较多,而第三类集中优势做食品,在食品和供应链体系上有优势。
食品电商的竞争方向
各家食品电商都在拼命扩张版图,主要在两点进行突破竞争,一方面是在物流冷链;另外一方面是在货源。
在物流冷链领域,要做到全程冷链,生鲜食品按照所需的温度分类储藏管理,在消费者订购生鲜产品后,在冷库中分拣、包装,然后用冷藏车送到配送点;在配送点用冰箱、冰柜保存;最后一公里配送采用保温箱,最小程度减少食品在运送过程中营养流失。例如海鲜类产品存放在-18度恒温冰冻仓,有机蔬菜、水果存放在3-5度恒温仓,红酒则单独存放在22-25度恒温、60%-65%恒湿的专业红酒窖。
另外一个竞争方向是货源,各家都在进行原产地直供。顺丰优选去年大力推广荔枝,天猫也直接通过C2B的方式预定海鲜。甚至还有电商把供应链伸到国外,进行全球原产地直购,带来不断档供应。
全球采购考察全球的供应链能力:以挪威冰鲜三文鱼为例,从挪威空运到中国,挪威三文鱼从打捞到运抵中国,只需要40到48个小时。空运到北京的三文鱼,将在冷库中由专业人员进行定量分割,根据客户的预定需求进行包装,然后用冷藏车送到配送点;在配送点用冰箱、冰柜保存;最后一公里配送采用保温箱,实现全程冷链。
这样的一个能力不是小玩家可以玩的起,所以实际上,食品电商跟传统电商不太一样,竞争点更多在供应链,而不是流量。所以能玩的都是巨头,无非是各自找到了各自的错位竞争优势。
大数据推动食品电商发展
电商行业更注重通过数据分析来筛选品类,在食品电商中尤为如此。为了保证网站上架的商品是适合消费者的商品,技术团队应不断检测这些商品上架一段时间之后的销售动态, 由此根据消费数据的分析,不断对商品实行汰换机制,却始终使商品保持一定的总量。另外,这类网站也可以和第三方公司合作进行大数据的探索,通过收集来自互联网上的大数据,来捕捉到普广意义上的消费者口味偏好。
除了大数据应用在采购, 沉淀下来的会员数据也大有作用。比如,技术团队根据电商普遍采用的RFM(Recency, 最近一次消费、Frenquency,消费频率、Monetary,消费金额)的分析模型分析会员,分析消费者最近购买的时间、消费频次、客单价、毛利贡献等数据,甚至会注意收集商品的重量数据,因为食品重量会涉及到配送的运费问题,通过反复的组合和叠加分析,这样可以预判消费者的需求,然后给会员发送营销短信。
今天的电商竞争已经远远不是卖货年代价格的竞争,技术的发展迅速的推动了食品电商的发展,帮助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结语
食品电商的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传统的零售业。食品有很强的体验特性,纯电商并不能完全替代掉线下零售。但和传统零售相比,电子商务的优点在于供应链更短,电商的多数供应商是直接的品牌生产厂家,而大部分传统零售业都有不同的中间商作为桥梁。电商和品牌商直接的合作使得商品价格更具竞争力,同时对食品品质的把控更为直接。
线下的食品零售业在电商冲击下会面临着转型,除了体验性很强的餐厅较难被替代外。超市会开始面临着食品电商的猛烈冲击,一如过去3C卖场遇到的冲击一样。
随着现代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线下的食品零售业将不得不要往O2O和服务转型。比如针对社区对食品进行半成品的加工并进行宅配。在竞争中,线上和线下重新找到自己的分工和定位,满足客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食品需求,这将是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