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热议微信朋友圈新规:良药能否祛顽疾?
新华网舆情分析师 徐延吉
如今,微信的社交功能变得不再纯洁,各种微商、代购的出现让人们不堪其扰。3月15日,微信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顺势发布了《微信朋友圈使用规范》(下称“《规范》”),对朋友圈中的侵权类、色情擦边类、广告类、刷粉、外挂类等行为进行了规范,引发舆论热议。此前,由网民自发的编撰“微信朋友圈礼仪规范”也引发不少网民共鸣。综观舆论,网民对《规范》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网民:给力!朋友圈不能太“任性”
网民“下个星期去台北”说,美食、自拍、鸡汤、代购……如果人人遵守规范,终于可以和这些看着就烦的内容说拜拜了!
网民“V平天下”说,支持新规净化社交生态,微信本来就是一个社交工具,是分享生活感受和喜怒哀乐的地方,不应该被“铜臭”玷污。
网民“刘金鹏”说,现在的“朋友圈”,“干货”越来越少,一些无聊、扰民甚至从不辨别真伪而恣意转发的虚假信息越来越多,有了微信礼仪,是对变味儿朋友圈的一种规范。
网民“Amanda”则表示,如此一来,微信中那些卖不知名化妆品和面膜的人也一定会收敛一些,希望那些假代购、假名牌的“朋友”能早日被查实封号。
微信新规能让朋友圈“返璞归真”?
21世纪经济报道称,对于微信此次发布的规范,最大的质疑还是微信用户基数的问题,超过6亿的用户,微信官方凭借一己之力就能保证用户遵守使用规范吗?除非微信设立更详尽的监管制度,成立完善的职能部门专门做这个事,否则,规范都是都是做给看客们看的,更像个绣花枕头。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讲师魏武挥分析称,微信这番举动可以说是杀鸡儆猴,处理了1000个公众号,就会有10万个公众号更加小心。微信意在打击过度营销和恶意营销,那些江湖气较重、对平台有害的商家会被清理出去;但对于那些在腾讯体系内的企业的营销行为,微信则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网民“张小湖”说,微信强大,并不伟大。微信朋友圈只是微信的朋友圈,而不是你我的朋友圈。改变不了这一点,微信始终是一个强大的产品,而不是一个伟大的产品。
商业化与社交角色的取舍:让用户来选择
网民“姜蓉”认为,一面是商业化方向,另一面是用户因为体验不好放弃微信。如何避免“按下葫芦起了瓢”将是其面临的巨大考验。网民“李东楼”认为,微信朋友圈这样一个社会化媒体平台来说,产品的生态和规则最终可能还是要依靠用户自己的选择,平台本身可以适当引导,但却无法强制推行一些使用规范。比如在朋友圈上分享文字和图片这都已经被用户广泛接受,但短视频功能发布至今仍未流行就是这个道理。而一旦微信想要通过自身的强权推行,就会引起用户的反感,最终导致用户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