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舆情榜:让少数繁体字重回课本

06.03.2015  10:32

  冯小刚:让少数繁体字重回课本

  始发媒体:《法制晚报

  媒体转载量:173

  舆情回放:政协委员冯小刚呼吁恢复部分有文化含义的繁体字。如繁体字“”、“”这两字的含义是亲要相见,爱要有心。结果简化以后变成了“亲不见、爱无心”。冯小刚建议,选择50个或更多有含义的繁体字,增加到小学的课本里,让小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网友“影子侦探”:个人认为,应该适当普及能读繁体字,因为它确实承载了一些文化和历史意义,不一定要全部恢复,但一定要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若普及写,就不现实了。

  网友“那年的社会”:不赞同,建议开设选修课程,自愿学习。时代是进步的,如果繁体字实用也就不会被改革,但是它可以作为一种文化或者书法来增加文化素养,而不是强制回归。

  周洪宇:将教师节改期到孔子诞辰日

  始发媒体:《法制晚报

  媒体转载量:28

  舆情回放: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认为,现行教师节缺乏必要的历史意蕴,无法彰显中国教育传统的文化内涵,而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当今教学改革的方向,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因此,建议将教师节改期到孔子诞辰日,即9月28日。

  网友“环保绵阳”:日子可以改变,这样也更能体现对孔子的尊重和重视。但是尊师重教的观念是不会改的,希望国家重视节日的内涵,而不是节日本身。

  网友“实体大胖纸”:我认为节日一旦定下来就不应该随便改动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已经几十年了,对于好几代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个符号般的日子,不建议改动。

  李光宇:将高中阶段也纳入义务教育

  始发媒体:中国经济网

  媒体转载量:3

  舆情回放: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建议将普通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将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延长为十二年义务教育。推行高中阶段(含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全免费教育,彻底解决缺少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的问题。

  网友“梧桐巷”:将九年义务教育转变为全民性、强制性、免费的十二年一贯的义务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和基本素质,有利于减轻普通民众沉重的教育经费支出,更有利于当前和谐社会和公平社会的创建。

  网友“--ssll--1”:将高中阶段也纳入义务教育,暂且不论义务教育的免费性以及各地政府有无财力承担庞大的教育经费,义务教育还具有强制性,义务教育期间辍学是违法的,那么那些家庭贫困,急需打工赚钱或者从小对学习没有兴趣,却有特殊才能需要特殊培养的孩子怎么办?读书确实好,但是我们有选择读到哪种高度的自由。

  (中国教育报刊社蒲公英评论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