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成都人对于节日,都是蛮拼的
星期三跨年那天晚上,朋友圈里大家都在秀迎接新年的方式,有的到春熙路去凑热闹,和无数的人一起呐喊狂欢;有的跑到海螺沟泡温泉准备看新年第一次日照金山;还有去西岭雪山日月坪安营扎寨看日出的;不想出门的,在家里也有无数的跨年晚会可看。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新一年的希望和期待。越是热爱生活的人,越愿意把自己的新年表达方式装扮得越热闹、越独特。
看不同地方的人迎接新年的方式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比如在丹麦,新年第一天起床看见门边有一地瓷片,千万别以为是有人使坏,丹麦人会将一年中用旧的盘子攒起来,然后在跨年夜扔到朋友和邻居家门口,门前的碎片越多,代表你的朋友越多。在西班牙,新年钟声敲响时,每敲一下钟吃一颗葡萄,十二声钟响就吃十二颗葡萄,以此祈求来年福运悠长……
不过,回望成都不同时代的新年表达,我发现至少从三国之后,成都人迎接新年的方式都是蛮拼的。你看现在元旦跨年、除夕跨年,各地都有“守岁”的传统,但这“守岁”,或许还是咱成都人“发明”的呢。查阅史料,对“守岁”最早的记载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意思是说,四川这个地方,新年到来前大家要互相赠送新年礼物、互相宴请,而在除夕这一天,通宵不睡,称之为“守岁”。
在此之后一直到清代,馈岁、别岁、守岁的传统都一直保留着。古代的成都,没有焰火、没有电视,却把一个夜晚搞得丰富多彩,通宵达旦,也真是蛮拼的。
关键是,这种风俗很快席卷全国,到隋唐时,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风俗了。唐太宗时,宫廷的除夕夜:盛饰宫掖,明设灯烛,殿内诸房莫不绮丽,后妃嫔御皆盛衣服,金翠焕烂。设庭燎于阶下,其明如昼,盛奏歌乐。杜甫40岁时到兄弟家守岁,特别写了一首诗:“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杜甫守岁喝开心了,竟希望40岁后就在痛饮中度过余生!
除守岁外,成都人还干了另外一件事情,使之成为流传至今的新年风俗,比如春联,最早是喜欢文学的五代后蜀主孟昶首创,他写下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中华民族最早的春联。此后,春联又衍生出对联、楹联,风靡大江南北。
把节日变成亲友、邻居狂欢的派对,把派对变成有着文化内核的传统。看来从古至今,成都人对于生活,真是蛮拼的。
(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