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半城弥漫臭鸡蛋味 初查因古气井间歇性井涌

20.03.2015  10:37


东源井

  好大的燃气味,是哪里的管道漏气了啊?18日晚上,自贡当地网络媒体上,网友纷纷爆料,自当天下午6点过开始,从贡井区长土镇、青杠林、马吃水、汇西、汇东、南湖片区,均闻到明显的像臭鸡蛋似的含有硫化氢的燃气味,让人感觉心闷。

  自贡安监、消防等部门接到市民电话反映此事后,立即展开调查。在当晚8点,相关部门找到“元凶”,确定省文物保护单位东源井发生井涌,导致天然气泄漏。截至18日晚11点左右,空气中的异味基本散尽。目前,多个部门正在对该事件的后续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

  臭鸡蛋味弥漫半座城上百人巡查毫无所获

  “好大的天然气味道,是不是哪里的管道漏了哦?”18日傍晚7点过,家住自贡主城区的李先生就接到朋友的电话,电话那头说贡井长土镇上飘着一股天然气的味道,但具体又找不到来源。李先生赶紧把这个消息发到了自己的微博上,不到一个小时,便有网友回复称马吃水和青杠林也闻到了这股怪味,有担心发生危险的居民甚至走出家门,聚集到了小区院落里谈论此事。

  与此同时,自贡的燃气抢修、安监和消防等部门开始陆续接到多个市民电话反映此事,则从长土镇扩散到了到城区马吃水,甚至汇东、南湖等地都能闻到燃气的臭鸡蛋味。

  接到求助电话后,多个相关部门纷纷派出工作人员和车辆进行巡查,重点查看拨打求助电话的市民住所附近的燃气管道。然而上百人的巡查队伍却毫无收获,燃气管道均显示正常,没有出现泄漏。

  找到城西东源井原来是间歇性井涌

  气味到底从何而来?时间转到18日晚10点左右,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与贡井安监局取得了联系,他们通过与燃气公司和辖区的井矿企业的联系,基本确定了这股异味的源头可能是贡井区长土镇的东源井,安监、环保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已赶到现场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井涌是下午6点过发生的,是井下气体集聚,疏通后泄压导致。”昨日上午,贡井区安监局副局长许家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股怪味是间歇性井涌所致。抵达现场后,安监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井周边拉起了警戒线,禁止明火。

  许家华表示,因为东源井是一眼低压古气井,其生产过程完全是传统工艺生产流程,出现井涌现象,也只能让其自然减压。只要禁止火源,减压过程不存在其他安全隐患。当晚9点左右,井涌现象结束,井内压力基本恢复正常。当晚11点左右,记者赶到现场时,发生井涌的井边有不少泥沙和水,都是井涌带出来的。

  风力作用气体飘散还将展开后续调查

  当晚10点半左右,自贡市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赶到事发地东源井,对现场进行了勘查了解。从当天的风向、气味特征等来看,相关负责人基本确定弥漫半个城区的异味来源就是东源井。至于此次井涌事件气体泄漏量有多大,有多大的危害,是否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和危害,还待环保部门根据取样的情况做进一步调查处理。

  据悉,位于自贡市贡井区扇子坝大塘山的东源井,是自贡至今仍以传统工艺生产天然气和卤水的古井之一,这口深度近千米,距今开采历史已超过120年的盐井在3月18日却“”了一下“”。从事井盐生产和研究四十多年的专家肖永明说:“这么多年了,这还是第一次。

  据东源井工作人员介绍,今年2月23日,东源井的井筒出现故障,在维修井筒时发生了坍塌,筒内被堵塞。18日上午11点,筒内被封存的气体和水在井筒疏通时,由于压力过大,发生了井涌现象,导致天然气及硫化氢等气体泄漏。该工作人员介绍,东源井属于低气压,气量也较小,不会引起更大的安全事故。井涌发生后,工作人员立即采取安全保障措施,并加大对气体的检测力度。

  多知道点

  东源井

  东源井清咸丰年间开始创办,自1892年开始逐步投产以来,至今已有120年的生产历史,累计产气 5 亿多立方米。该井现仍采用我国独创的低压天然气康盆采气技术生产,一直保持着高产、稳产的记录,名列自贡盐场气井井群之冠。是古今中外一眼罕见的气井,已成为盐业科技史上的重要研究课题。

  东源井作为一眼古气井,在自流井气口井井群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1985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东源井日产天然气在 5000 立方米左右,主要供少数企业的工业用气。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陈志 兰江 摄影报道